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轻信江湖传言,相信黑心传销产品,牺牲的不光是你的美貌,还有你的大肠甚至生命!
案例一
32岁的晓丽原本皮肤光滑白皙,身材丰满,但她总觉得自己太胖,一心想减肥。两年前,她开始服用熟人推销的,宣称有排毒养颜神效的某保健茶,期待自己能像广告吹嘘的“月瘦十斤,貌美如花”。
起初还算有一定的作用,可几个月后效果就越来越差了,还时常出现便秘,于是她开始加大剂量,但病症却越来越严重,食欲差、腹胀腹痛、还长痘痘,她实在觉得难以忍受,医院就诊。
肠镜可见,其结肠已大范围发黑,黑色素呈条纹状、斑片状沉着在结肠黏膜上,仿佛“豹纹”,又像蛇皮,看着着实吓人,被确诊为结肠黑变病。见下图:
▲.03.15肠镜图片
案例二
22岁的阿敏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大三女生,近日却被确诊为大肠癌。原来,她从二年前开始,出现了轻微便秘,一般得3天排一次大便。
她开始相信朋友推荐的,据说有排宿便养颜功效的某保健品,开始的确有效,慢慢的需要加大剂量,甚至不吃就无法排便,现在的排便的周期延长至7-10天,并且对泻药的依赖也是越来越厉害,剂量也成数倍的增加,可是效果却大不如从前,医院检查治疗。
没想到,肠镜下看到肠壁上到处都是黑斑,而更不幸的是,医生发现了其中一块黑斑中,有个腺瘤已经癌变,万幸还不算太晚。
▲3月20日肠镜图片
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非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在近几年随着便秘患者的增加以及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其发病率明显增加,国内有报道其检出率为3.23%或3.0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MC累及肠段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左半结肠、右半结肠、直肠、全结肠、全大肠。结肠黑变病常与息肉、肿瘤伴发,也有观点认为有一定的癌变几率。
色素沉着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一般不超过回盲瓣和齿状线,发病远端为多见,但也有报导以近端为多见,亦可累及全结肠,不累及小肠黏膜。
这病一般没有症状,亦无特异性体征,故隐蔽性很强,只有在肠镜检查时才会发现。
由于MC患者中伴生腺瘤率较高,国外学者在内镜及组织学随访中均已观察到正常结直肠黏膜→MC→结直肠腺瘤→癌变的变化过程,因此引起人们对该病的重视。故对MC的早期治疗,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贴士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病,消除致病因素即可逆转,但其短期内不能治愈且其尚无特别的药物治疗方法。
文献报道显示MC常常在服用蒽醌类泻药5个月内发生,在停用泻药6~12个月后逆转。所以应及时停用相关蒽醌类泻药,对便秘者给综合治疗措施,尽量使用促肠道动力药及非蒽醌类泻剂通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增加粗纤维饮食,如必须使用蒽醌类泻药,应该短时间、间断服用,大便通畅后即停用。
但是如不及时处理,任其长期恶化,可能导致肠道增生息肉、腺瘤、结肠溃疡甚至癌变。
三年前自行服用泻药「清肠」。
需要注意的是MC中沉积的是脂褐素而不是黑色素
停用泻药三年后复查肠镜检查(腺瘤已切除)
为什么会得黑变病
M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便秘有关:便秘的患者,粪便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太长,肠道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导致了MC。
2.与葸醌类药物有关:长期应用蒽醌类泻药是目前公认的引起MC的主要原因。蒽醌类泻药到达大肠后被吸收转化为其活性形式,他们破坏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凋亡,凋亡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并通过基底膜小孔移行到黏膜固有层,形成色素沉着,当大量凋亡细胞被吞噬后,最终形成典型的MC。
3.与食物滞留有关:消化道内食物残渣滞留,在酶的作用下蛋白分解产生的多肽及氨基酸转变成色素颗粒沉积于肠黏膜,形成黑变病。
4.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有关:Byers等提出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破碎后产生大量的色素,色素沉着最终形成黑变病。
5.与金属元素及矿物质的摄入有关:近年来认为MC可能与微量金属元素或矿物质如铁、镁、硅酸盐、钙、钯、锌矿石、铅、镉、镍、库珀和锰等摄入有关。Cha等报道了一个因慢性肾病长期(5年)年摄入硫酸亚铁的女性在回肠黏膜固有层发现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黏膜黑变。
6.其他:一些慢性炎症性肠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腹泻也可能是导致MC的因素。
如何治疗黑变病?
当然是看医生!
MC是一种良性病变。针对导致MC的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服用蒽醌类泻剂致病者,应停用泻剂;对于排便不畅的患者,应尽早对症治疗,改用促进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及粗纤维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恢复正常排便;对于老年性顽固性便秘患者应改用润滑性泻剂等。而对于炎性肠病或无明显原因的MC患者,应以严密的随访为主。
此外,确诊为MC的患者要定期随访行肠镜检查,MC可与结直肠息肉、腺瘤及结直肠癌并存,以便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总之,MC被认为与便秘后服用泻药或长期摄入微量金属元素、矿物质等有关,诊断主要依靠内镜下表现。MC与结肠腺瘤或结肠癌的关系尚不明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及早、正确的防治可使其逆转。
便秘不是小病
便秘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种:
一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肠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肠道狭窄或肛门部出口梗阻;
二是功能性便秘,如结肠动力功能低下,肠蠕动功能减缓等。其中,功能性便秘,经过合理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排便习惯的,但若有报警信号,如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带血或附有粘液、便前腹痛等,则必须进行检查以排除结直肠癌器质性病变。
保健品排毒减肥不靠谱
宿便是商业广告创造出的词汇,在医学教材中并不存在。
食物经胃部消化,依次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排出体外。只有进入结肠后,食物残渣中水分被吸收,才开始凝聚成形。对于健康人,粪便在肠道蠕动作用下自然排出,不存在久“宿”人体的状况。顽固性便秘患者,多数人有长期服用清肠茶或泻药的经历。
芦荟、大黄等含有的蒽醌类药物会对肠壁形成依赖,会渐渐丧失排便本能,肠道蠕动变慢,情况会越来越糟。
偶尔出现便秘症状,能够尽量通过非药物的方式治病是最理想的。偶尔使用泻药也可以,一旦症状缓解就要停药。不要以减肥美颜的借口长期服用!
市面上很多标榜着“清肠”、“通便”、“养颜”的保健饮品其实都含有这类物质!
怎么预防呢?
1.积极治疗便秘和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2.避免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以及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一旦发现本病应尽早停用泻药。
3.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黑变病者应警惕结肠息肉及肿瘤的存在,注意定期复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4.生活中多进食蔬菜、水果以及纤维较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多运动,对于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应改用润滑性泻剂、胃肠道动力药或微生态制剂来予以对症处理,而对于炎症性肠病及无明显病因的患者,重点给予严密随访。
来源:胃肠病、史仁杰大夫、医脉通消化科、消化时间、健康榜
主编:孙晓云
编辑:张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