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90%的国人存在肠道健康问题。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
可见,超过90%中国人肠道不健康。肠道疾病已成百病之源!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肠道疾病就是便秘.便秘的危害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长期便秘会引发诸多问题。
长期的便秘,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内有异味(口臭)、皮肤老化,还会引起贫血、肛裂、痔疮、直肠溃疡,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大肠癌、直肠癌。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便秘的人都有用力排便的习惯,但这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因为排便时用力,血压会比平常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卒中、猝死等意外。
有调查资料显示:在死于老年心脏病的患者中约有10%的人其死亡的诱因是便秘。老年人的便秘多为功能性的。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十分必要的。
便秘是怎么来的呢?1.与年龄有关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引起便秘。
2.不良生活习惯
(1)饮食因素老年人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的食物,或少数病人图方便省事,饮食简单,缺粗纤维,使粪便体积缩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减慢,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此外,老年人由于进食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肠通过时间减慢,亦可引起便秘。有报道显示,胃结肠反射与进食的量有关,cal膳食可刺激结肠运动,cal则无此作用。脂肪是刺激反射的主要食物,蛋白质则无此作用。
(2)排便习惯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活动减少老年人由于某些疾病和肥胖因素,致使活动减少,特别是因病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往往易患便秘。
3.精神心理因素
患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
4、长期“忍便”
便意的出现意味着粪便已经下行到达直肠,并且积蓄了一定的量,刺激位于肛门上端的排便感受器申请排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总是采取拒绝的态度,日久就会降低感受器的阈值,直至麻痹,长期“忍便”绝对是第一大“恶习”。
5、肠道病变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6、全身性病变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也会引起便秘。
7、医源性(滥用泻药)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便秘怎么办?
很多人会有便秘的经历,便秘不是大病,但不重视可就是大问题了。如果总是便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改善。总用刺激性泻药,时间长了,万一再发生便秘,会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而且,像三黄片之类的泻药以及排毒胶囊、减肥茶、果导片等都含有一种蒽醌类药物。这是一种泻剂,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这样下去,甚至会引起肠黏膜细胞发生炎变,诱发肠癌。
便秘新疗法-毫米波疗法
便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种便秘新疗法-毫米波疗法。毫米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作作用的物理疗法。毫米波通过照射皮肤经络、穴位与细胞的谐频产生共振,打通了人体经络,加速血液循环,补充人体元气,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再生,并提高人体细胞再生能力和系统组织的功能,加快了肠道的蠕动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也就产生了通便的作用。便秘
主穴:支沟,通便(脐中旁开3寸),配穴:足三里
: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
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也是三焦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
支沟穴视频
支沟穴的功效与作用:
支沟穴具有清利三焦,通腑降逆的功效。
支沟穴有清上焦,降逆气,通腑气作用。
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配五行属火,故取之能清泻三焦之火以治耳病、热病。
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两条经脉均“循胸出胁”,手少阳经又“上项”,故支沟穴又能治疗胸胁痛、落枕等病证。
“凡三焦相火盛及大便不通,胸胁疼痛者,俱宜支沟泻之”,可见支沟又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
支沟穴有通经开窍、活络散瘀、调理脏腑之功,配照海能治便秘。治热病汗不出、肩背酸重、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卒心痛、三焦火炽,产后血晕、胁肋痛等症。合外关、大陵可治肚痛大便秘结。
[返回]支沟穴主治病证:
支沟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心胸疾患等:如风热面赤、耳聋、耳鸣、目赤肿痛、口噤、咽肿、暴痦、咳嗽、心绞痛、胸胁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瘫痪、呕吐、便秘、产后血晕等。
支沟穴主治胁肋痛,肘臂痛,暴喑,呕吐,便秘,耳鸣,耳聋等。
支沟穴主治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热病。
支沟穴主治暴喑,耳聋,耳鸣,目赤,目痛,咽喉肿痛;心痛,胸膈烦热,咳嗽,逆气;便秘,呕吐,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不省人事;肩臂腰背酸痛,项不得回顾,腋肿,胁痛;痂疥。
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醒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
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支沟是针麻常用穴之一。多用于治疗胁痛,习惯性便秘等。
支沟穴的配伍:
支沟配上巨虚、天枢,治习惯性便秘。
支沟配足三里、三阴交,治产后血晕。
支沟配外关、行间、期门、阳陵泉,治胸胁痛。
支沟配足三里、膻中、乳根,治乳汁不足。
支沟穴配章门、外关治胁肋痛。
支沟配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支沟穴配足三里、大横透天枢治习惯性便秘。
支沟配足三里,有通调腑气的作用,主治便秘。
支沟穴配关冲治肩臂酸重。
支沟配阳池、八邪,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颤。
备注:以上穴位建议仅供参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下面
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