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患病症状

药学部合理用药宣传之临床常用篇三之警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是消化道黑变的一种,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所引发的非炎症性、可逆性的肠病,其实质是结肠内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主要症状有食欲欠佳、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等。引起结肠黑变病的原因多样,长期应用中药尤其是刺激性泻下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因多数患者存在中药无副作用的误区,现从我院就诊的因长期服用中药引起的结肠黑变病病例出发,分析其原因及表现,以引起临床的重视。

1.病因:

结肠黑变病多发于老年人,与性别的关系不大,MC患者中约有70%有间断或长期应用刺激性泻药的药物史。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和慢性便秘为主要诱因。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的患者MC发病率较高。随着泻药的长期应用,含色素的巨噬细胞不断聚集,最终形成结肠黑变病。慢性便秘本身可能就会引起MC。可能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存积时间长,肠道吸收了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进而引起MC。其他致病因素可能与结肠癌、结肠腺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2.临床表现及诊断:

MC本身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为便秘、腹痛、腹胀、肛门坠胀等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诊断主要依赖肠镜下的表现和病理组织检查。肠镜下特征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色泽由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呈连续成片的花斑样或典型的豹斑样,肠腔明显变暗。病理组织检查可见上结肠黏膜层有成片色素颗粒,黏膜固有层中可见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不同程度的黑色素沉着。

3.治疗与预防:

MC是一种良性病变。治疗MC暂无有效的药物,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服用蒽醌类泻剂致病者,应停用泻剂,并尽量选用润滑性泻药、胃肠道动力药来调整排便。对于炎性肠病或无明显原因的MC患者,应定期随访。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生有息肉﹑肿瘤或炎症表现者,应及早进行积极治疗。

4.一些传统中药可致黑变病及相关机制

现临床应用的中药泻下剂中大多为刺激性泻药,包括蒽醌类和酚酞类。大黄、芦荟、番泻叶、波希鼠李皮、决明子等均含有蒽醌类成分,果导片等药含有酚酞类成分。故含上述成分的中成药均可引起结肠黑变病。

口服刺激性泻药特别是蒽醌类泻药,可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增加结肠推进性蠕动,产生泻下作用。同时,进入大肠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凋亡,产生凋亡小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转化为脂褐素或其他色素,使粘膜呈现黑色花斑,长期服用引起结肠黑变病。

目前市场上许多传统中药制剂,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含有大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六味能(安)消胶囊、积实导滞丸、新清宁片、胆宁片、麻仁润肠丸、龙荟丸、清热解毒丸以及减肥药排毒养颜胶囊等;以芦荟为主药的中成药,如复方芦荟胶囊,百癣夏塔热片等;以番泻叶为主药的通便灵以及波希鼠李皮类刺激性缓泻剂等。

下表为可引起结肠黑变病的传统中药制剂:

刺激性泻药

分类

主要成分

产品名称

蒽醌类泻药

大黄

牛黄解毒片

六味能(安)消胶囊

积实导滞丸

新清宁片

胆宁片

麻仁润肠丸

龙荟丸

清热解毒丸

减肥药排毒养颜胶囊

芦荟

复方芦荟胶囊

百癣夏塔热片

番泻叶

通便灵

决明子

润肠通便茶,决明平脂胶囊

酚酞类泻药

酚酞

果导片

(酚酞片)

多数学者认为结肠黑变病与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及中草药泻剂有关。服用泻药时间越长,发生结肠黑变病现象较多,这提醒我们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要重视老年人的便秘现象并适当选择服用泻剂。









































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白癜风价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hbzz/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