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手段,通过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是否存在病变,还可以同时行组织活检明确具体性质,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知道大家临床上碰到的这么多肠镜报告,有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哪,盲肠?结肠?直肠?这是息肉?这是肿瘤?真的傻傻分不清。那看到各种黏膜病变、溃疡、肿物,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出是良性还是恶性?年10月10日,肛肠科樊红革老师为规培学员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肠镜读图诊断的工作坊,主题为《肠镜下常见疾病的“善恶之分”》。
首先,在开始读图之前,樊老师带着我们先了解肠镜检查的范围,肠镜从肛门口进入后,经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最后到达回盲部。紧接着,樊老师展示了一些正常肠段在肠镜下的图片,并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不同肠段在肠镜下所呈现的形态特点,以及相关的读图技巧。毕竟我们在肠镜检查下,发现了黏膜病变后,准确地判断病变发生的部位,才能给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学习完肠镜读图的基本内容后,紧接着便是激烈的读图竞赛环节。
规培学员先是分成了5个小组,分组进行回答,有必答题和抢答题。樊老师准备了10道读图题目,均是一些典型的和常见的肠道疾病。第一张图展现的是肠道内一个明显的“肿物”,学员们的回答有的认为良性有的认为恶性,而答案告诉我们,这本身就不是什么肿物,而是回盲瓣,是有生理功能的。樊老师提示我们表面可看到一些绒毛,这就是暗示我们也许可以不用往肿物那方面想呢,但是菜鸟的我们还是没有想到是正常的回盲瓣组织啦。
接下来樊老师还带我们学习了缺血性肠炎、大肠息肉病、腺瘤癌变、大肠黑变病等常见肠道疾病的读图。还有一些如侧向发育型息肉、脂肪瘤、气囊肿等,都是我们在临床上少碰到的类型。其中,如P-J综合征,更是少见的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史、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及胃肠道多发息肉三大临床特征。结合图片来看,是不是立马对这个疾病有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次工作坊的学习,大家对肠镜读图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樊老师展示的一些图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我们临床上都没有接触到的疾病。虽然大家在答题的时候总是有着参差不齐的答案,但是这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感谢樊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一次精彩的课程,给我们在肠镜读图诊断上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希望今后我们规培学员看到肠镜报告,也不再是只看文字报告,而是学习着看图,为我们的临床生涯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