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C)是一种良性疾病,其中色素沉积在结肠黏膜固有层,特别是在有便秘病史的患者肠道中常见。褐变结肠黏膜的损伤是由固有层巨噬细胞内脂褐素的积聚引起的。因为色素沉着最初被认为是黑色素,所以命名为结肠黑病变。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表现。部分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结肠黑变病通常发生在80%以上使用蒽醌泻药(鼠李子、芦荟、番泻叶、大黄和鸡蛋花)的人中,通常在使用蒽醌泻药4个月内表现症状,平均9个月发生。停止泻药后,色素沉着一般在1年内消失,所以该疾病是一种良性可逆的疾病。图为结肠黑变病的内镜图像,可见深棕色色素沉着的马赛克状改变。图为结肠黑变病的内镜图像,可见像豹皮一样的棕色黏膜。结肠黑变病怎样治疗或改善?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蒽醌类泻药的停用,其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因此,建议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缓解便秘。这些方法都可减少结肠黑变病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对于已经确诊为结肠黑变病的患者,要定期随访肠镜,及时发现伴发的结肠息肉、腺瘤及结肠癌,早期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切或手术根除治疗。但对无服用泻药史而有本病者,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专家介绍
阮矿山
内镜室主任
医院内镜室主任,曾先医院、医院,并在浙江医院进修学习。服务细致,工作务实。
擅长治疗:胃肠镜检查及早癌的筛查,无痛胃肠镜的诊疗和经内镜胃肠(息肉、出血等)的治疗等项目。
陈素云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从事医疗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年至年5月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担任主治工作。
擅长治疗:消化内镜的检查、诊断、治疗;尤其在消化道早癌筛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医院
胃肠镜:-
阮主任:--
陈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