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猫属于猞猁属,是分布在北美洲的一种猫科动物,其下已知有12个亚种,有很强适应力的掠食者,栖息在林地、半沙漠、城市及沼泽。
中文名:短尾猫
英文名:Bobcat
学名:Lynxrufus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哺乳动物纲Mammalia
目:食肉目Carnivora
科:猫科Felidae
属:猞猁属Lynx
种:短尾猫L.rufus
成年雄性的短尾猫全长70-厘米,包括了10-18厘米长的尾巴,站立时肩高36-38厘米,一般重7-14公斤。
雌性平均重9公斤。短尾猫肌肉发达,后肢较前肢长。出生时短尾猫约重-克,长25厘米。出生首年可生长达4.5公斤重
短尾猫像其他猞猁属的物种,但平均较为细小。它的毛皮各有不同,一般都是黄褐色至灰褐色,身体、前肢及尾巴上有黑色斑纹。它的圆斑点可以用来伪装。耳朵尖端呈黑色,有短簇的毛。嘴唇、面颊及腹部一般都是米白色。在西南部沙漠地区的短尾猫毛皮较浅色,而在北部森林的则较深色。幼猫出生时已经有毛皮及斑点。有少数黑变病的短尾猫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它们是黑色的,但可能仍保有斑点。
短尾猫的脸因耳朵下的毛发看似很宽。它的毛皮容易受损,但毛较长及密。鼻子呈粉红色,面部、两侧及背部为灰色、黄红色或褐红色。眼睛呈黄色,而瞳孔是黑色的。瞳孔上下较长,在晚间会扩张以获得最多的光线。短尾猫的听觉及视觉灵敏,嗅觉亦很好。它是高超的攀树者,若有需要可以游泳,不过通常都会避免。
短尾猫的脚印,可见后脚印与前脚印部分重叠了
短尾猫的脚印上四趾都没有爪痕。脚印约有2-8厘米长,平均长4.6厘米。当行走时,脚印之间相距约20-46厘米。短尾猫奔跑时脚印会相距更远,约1-3米。
短尾猫的后脚会正正踩在前脚的脚印上。它的脚印较流浪猫及家猫的为大。
短尾猫有特强的适应力。它们喜欢生活在落叶植物、松柏门、或混合的林地,但不像其他猞猁属的物种般要依赖森林。它们可以分布在潮湿的沼泽至崎岖的山地。它们可以在近农地的地方建立巢穴,若身处石隙、沼泽、森林,它的斑点可以成为伪装。短尾猫的数量主要视乎猎物的数量,其他会影响数量的因素包括能够抵御恶劣天气的地方、适合休息及作为巢穴的地方、躲避猎杀的保障及免受侵扰的环境。
短尾猫的分布并不受人类数量的影响,除了大而密的农地外,它们仍可以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它们有可能会出现在后园中,介乎人类及自然环境的地方。若被狗追捕,它们经常会攀上树上。
短尾猫是拂晓的动物,主要于黎明及黄昏时出没。它们在日落前三小时开始活动,直至约午夜时份,接着会再次在天光前至日出后三小时活动。每晚它们会沿其栖息路径移动3-11公里。
这种行为会按季节而变更,因为它们在冬天会对应其猎物而调节,变得会在白天活动。
短尾猫只会在其领土上活动,领土的大小视乎性别及猎物分布而定。它们会以粪便、尿液及在树上抓痕来标记其领土范围。短尾猫的领土内有几个栖息处,一般会有一个主要巢穴及其他外围的附带遮蔽所,例如空心的木头、丛林、草丛或石隙之间。它们的巢穴有短尾猫的强烈气味。
短尾猫像其他的猫亚科般,是独自生活的,但领土亦有可能重叠。雄性一般会容忍这种重叠,而雌性则很少进入其他短尾猫的领土。在一只雄性的领土内可能同时会有二只以上的雌性。当多只雄性的领土重叠时,会出现一个领袖的架构,并会排斥一些暂住的短尾猫。平均而言,每13平方公里(或更少)就有一只短尾猫。
短尾猫可以很长时间不吃食物,但当猎物丰富时会不断的吃。在缺乏食物时,它们会猎食较大的动物,以便供应后来的需要。短尾猫会跟踪及伏击猎物。它们较喜欢猎食重0.7-5.7公斤的哺乳动物,而不同地区会捕猎不同的猎物。在美国东部,它们主要猎食林兔属,在北部主要是白靴兔。当这两类猎物都同时存在时,如在新英格兰,它们都会成为短尾猫的猎物。在较南的地区,棉鼠会取代兔及野兔成为短尾猫的主要食物。短尾猫是机会主义者,会随时改变猎物。研究显示它们的食性多样化是受其主要猎物数量的下降影响,它们的整体食性可以由主要猎物的数量来确定。
短尾猫猎食不同大小的动物,并会随之更换捕猎手法。对于细小的动物,如啮齿目、松鼠、鸟类、鱼类及昆虫,短尾猫会前往猎物丰富的地方,躺下静待及伏击猎物。对于稍为大的动物,如兔及野兔,它会跟踪猎物,直至猎物在其6-20米的范围内,并开始追捕猎物。它们很少但亦会猎食较大的动物,如狐、貂、鼬鼠、细小的狗及家猫。短尾猫有时会猎杀家畜及家禽。虽然未有见过较大的牛及马被攻击,但细小的绵羊及山羊则受到其威胁。根据统计,短尾猫在年就曾杀死只绵羊,占绵羊掠食者的4.9%。
短尾猫会猎食鹿,尤其在冬天缺乏细小猎物时,或是鹿的数量太多的时候。虽然显示大部分被杀的都是小鹿,但小鹿的重量是短尾猫的8倍。短尾猫会跟踪鹿,待它躺下时,快速的走近并咬破它的喉咙、头颅骨底部或胸部。当短尾猫杀死鹿及吃饱后,会将鹿的腐肉收藏在雪或树叶下,并会再次回来吃食
短尾猫猎食的范围会与其他拥有相似生态位的中型动物重叠。在缅因州的研究发现它们与郊狼或赤狐并不怎么争竞。短尾猫与加拿大猞猁的竞争影响了加拿大猞猁的分布,令它们不能向南扩展。
成年的短尾猫的天敌除了人之外,还有美洲狮及灰狼,而它们自己亦会自相残杀。幼猫的天敌则包括猫头鹰、鹰、郊狼、狐及成年的短尾猫。当缺乏它们的猎物时,幼猫很难成长为成年的短尾猫。
疾病、意外、猎杀及饥饿是其他短尾猫致恐的原因。幼猫在离开母亲后不久虽然仍在建立猎食技巧,但就有惊人的生命力。15只短尾猫的每年平均生存率是0.62,介乎0.56-0.67。它们之间亦会出现同类相食的情况,但却很罕见及对其数量没有影响
短尾猫会于出生后第二年的夏天开始交配,而雌性的更会于首年就开始。
短尾猫的妊娠期为60-70日,约于4月至5月出生,每胎约有1-6只,一般为2-4只。有时第二胎会最迟于9月出生。雌性一般会在密闭的地方,如细小洞穴或树孔中生育。幼猫会于第9-10日打开双眼,并于约4周后开始探索身边的环境,两个月后会断奶。在第3-5个月后它们会开始与母亲出外。它们会于第一年的冬天前自行猎食,并很快就会独自生活。在密歇根州就曾观察到幼猫最迟在春天仍与母亲一起。
短尾猫一般寿命为6-8岁,有很少可以达至10岁。野外最长寿的短尾猫有16岁。
短尾猫分布在加拿大南部、经过美国,南至墨西哥的瓦哈卡州。分布图就像是一个袋形,只有美国中西部及部分东北部,包括明尼苏达州南部、南达科他州东部、爱荷华州及大部分的密苏里州没有它们的踪影。虽然相信它们已绝迹纽约西部及宾夕法尼亚州,但却仍有发现它们的踪影或死尸。
短尾猫现时已知有12个亚种:
指名亚种L.r.rufus:分布在美国东部及中西部。
短尾猫新斯科舍亚种L.r.gigas:分布在纽约北部至新斯科舍及纽奔驰域。
佛罗里达亚种L.r.floridanus: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及密西西比河谷内陆,上至密苏里州西南部及伊利诺伊州南部。
短尾猫苏必利尔湖亚种L.r.superiorensis:分布在五大湖西面地区,包括上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安大略省南部及大部分的明尼苏达州。
短尾猫贝氏亚种L.r.baileyi: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及墨西哥西北部。
加利福尼亚亚种L.r.californicus: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西部至内华达山脉。
短尾猫墨西哥亚种L.r.escuinipae:分布在墨西哥中部,沿南索诺拉西岸向北伸延。
短尾猫西北部亚种L.r.fasciatus:俄勒冈州及华盛顿的喀斯开山脉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及英属哥伦比亚西南部。
短尾猫瓦哈卡亚种L.r.oaxacensis:分布在瓦哈卡州
短尾猫北部亚种L.r.pallescens:分布在美国西北部及英属哥伦比亚、艾伯塔省及萨克其万南部。
短尾猫半岛亚种L.r.peninsularis:分布在下加利福尼亚州。
德克萨斯亚种L.r.texensis:分布在路易斯安那州西部、德克萨斯州东部、奥克拉荷马州中南部、及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及科阿韦拉州南部。
短尾猫的分类曾出现争论:
究竟应该是属于猞猁属或是猫属,这亦是应否成立猞猁属争论的缩影。不过猞猁属现已被接纳,而短尾猫亦属其中。有指猞猁属是与美洲金猫属、豹猫属及猫属于万年前是源自同一分支的。猞猁属最先约在万年前分开出来。
短尾猫
欧亚猞猁
加拿大猞猁
短尾猫相信是从欧亚猞猁演化出来。欧亚猞猁于更新世横过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洲,而短尾猫的祖先则在万年前抵达。第一波进入了北美洲南部,但就被冰川阻挡了前往北方的路。这些动物约于2万年前演化成现今的短尾猫。第二波从亚洲进入及定居北美洲北部,发展成现今的加拿大猞猁。短尾猫与加拿大猞猁之间有时会出现杂交情况。
保育:
短尾猫被列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Ⅱ中,即它们未有灭绝的危险,但对其的猎杀及卖买须要监察。短尾猫在其分布的三个国家都有规管。据年估计,美国短尾猫的数量介乎,至1,,,且每年有上升的趋势。故此,美国曾要求将短尾猫从公约中剔除。加拿大及墨西哥的短尾猫数量亦很稳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短尾猫列为暂无危险,可见它们相对的广泛分布,但在墨西哥南部却未有清晰的统计。
短尾猫在个别的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及爱荷华州濒危。于年,它们在伊利诺伊州的濒危名单中被剔除,而在宾夕法尼亚州亦取消了对它们猎杀的限制。在19世纪的新泽西州,短尾猫的数量亦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商业及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它们的栖息地,故于年在该州中被列为濒危。L.rufusescuinipae是在墨西哥的亚种,曾一度被认为濒危,但于年已被除名。
短尾猫因其毛皮及运动而被杀,但却仍能保持数量。幼猫由于需要母亲的照顾而较为易危。在年代及年代,由于其毛皮价值的上升而被大量猎杀,但有关价格其于年代初急跌。短尾猫的死亡率中有一半是因受管制的猎杀,故在开放猎杀的冬天,它们的数量会大幅下降。
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