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你们的讲的故事,和他有关
绘画中的他是这样的
雕塑中的他是这样的
电影中的他是这样的
小说中的他是这样的
游戏中的他是这样的
他就是伊斯坎达尔,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汉尼拔,凯撒,拿破仑)。
冷知识:梅花K的形象也是亚历山大大帝。
但我们今天不是来打牌的
我们要探讨的就是来自他的故乡的葡萄酒。
他的故乡,就是马其顿,
等等,我们在地图上找来找去,好像只能看到一个叫做北马其顿的国家。
对,历史上本没有北马其顿,问的人多了就有了北马其顿,只有被围绕在希腊(黄色)、阿尔巴尼亚(紫色)、保加利亚(绿色)、塞尔维亚(粉色)以及科索沃(蓝色)之间,巴尔干地区的的马其顿国。
我们先来简单八卦一下这个国家的历史。
这个国家可谓命运多舛。古马其顿,属于古希腊,大部分是希腊人,讲希腊语。但文明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古希腊。也一度被古罗马、波斯以及古埃及等国家觊觎。直到公元前四世纪后,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的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势力一度扩大到了北部的巴尔干地区(今天北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地盘)。可不久腓力二世就被刺身亡(凯撒你为什么要学他),其子亚历山大大帝可父亲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他的铁蹄一路征服了小亚细亚、波斯以及埃及。
埃及今天在尼罗河入海口还有个城市叫亚历山大
甚至,亚历山大大帝一度想攻占到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可是这么一位英才兼备的国王,在巴比伦因病溘然而逝。
古人并不能分辨出海与湖的区别。亚历山大大帝亦是如此,他一度在里海(也可能是波斯湾)边,认为自己攻占到了世界的尽头。
亚历山大大帝死了,可留下的麻烦还真不少。由于他并未指定实际的继承人,从而导致家族内部纷争不断。他的母亲,妻子,儿子都死于其中。最后他打下的一片宏伟蓝图被三个胜利者瓜分,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美索不达米亚)、安提克一世(波斯),变成了一个彻头彻脑的希腊化国家(牢记,后面还会提到)。
学学我们
留个圣旨传召不就行了
之后的马其顿王国被罗马帝国征服,成为了马其顿省。由于频繁的战争,让当时的人口,都迁徙到了南部沿海地区,也就是更偏向希腊的那端。而北部巴尔干地区则越来越荒凉,几乎都被斯拉夫人占领了。当罗马帝国分崩成东西两部后,古马其顿又被属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所占有,成为了他们的马其顿军区。这一次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了公元五世纪。
红线内为当时的马其顿南部
红线外则是北马其顿地区
斯拉夫人进入了北马其顿一带后,让马其顿分成了独特的南北文化差异(南部马其顿是希腊人)。10世纪下半叶,斯拉夫人萨莫伊洛把北部马其顿地区独立为了国家。但很快,保加利亚人推翻了他,而保加利亚人又一次被拜占庭帝国打败。这个地方则被塞尔维亚趁机占领。于是北马其顿就一直在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以及拜占庭人的变更统治下,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而马其顿也被分成了北部斯拉夫语为主的北马其顿和南部希腊语为主的马其顿行省。最终,十五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该地区,并开始了长达五百年的统治。
历史进入到了二十世纪。各地的复国运动重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周边的国家再次盯上了北马其顿这块肥肉。数次的巴尔干战争,就一直把北马其顿当成了板上鱼肉而被互相抢夺。塞尔维亚夺得了北部大部分地区,称为瓦尔达尔马其顿;保加利亚夺得的地区称为皮林马其顿;而原本被希腊抢夺去的南部地区则被称为爱琴马其顿。一战结束后,塞尔维亚连同北马其顿地区一同归入了南斯拉夫。
二战时期,南斯拉夫连同希腊都属于同盟国,而保加利亚则是追随德国的轴心国。当南斯拉夫战败后,保加利亚乘机又一次占据了北部马其顿地区。不过这个时间并没有维持多久,就随着德国的战败,而恢复了原样。
二战结束后,马其顿在铁托的支持下,终于脱离了塞尔维亚的统治,成为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个加盟共和国,称为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年,马其顿宣布独立,改国名为马其顿共和国。但很快,这就受到了希腊的反对。所以一度,马其顿共和国在联合国中,只能使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列席。
这时,不要忘了在马其顿边上还有个小国家叫阿尔巴尼亚,还有个战火纷飞的地区叫科索沃。年,南联盟爆发了科索沃战争,大量阿尔巴尼亚难民和极端分子涌入了北马其顿地区。这些阿尔巴尼亚极端分子在北部地区造成巨大的不安和骚扰。这些行为也收到了马其顿南部以希腊为主的一些国家的抗议和忧虑。也敦促了联合国进一步维持马其顿北部地区和平,安全和国土完整。并要求南联盟对马其顿北部地区实行有效的安全警戒。
就是以前我们嘴里中阿万岁的阿尔巴尼亚
年,希腊终于憋不住了(你终于又出来了),大批示威者挥舞希腊国旗,高喊“马其顿是希腊的”。要求希腊政府在与马其顿的“国名之争”中不要妥协。对于古马其顿,希腊方面认为古马其顿人为古希腊人的一支,古马其顿王国属于希腊历史。马其顿共和国方面则宣称自己是马其顿王国和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继承者,因此坚持使用“马其顿”这一国名。不过,当时的“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尽快加入欧盟,可加入欧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得到欧盟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同意。希腊当时早就已经是欧盟成员国了,于是趁机要求“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放弃马其顿这个称呼。年6月12日,两国总理宣布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年1月11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年1月25日,希腊议会批注与其达成的马其顿国名更改协议;年2月12日,北马其顿政府宣布正式更改国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亚历山大:北马其顿与我无关
你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不,这个时候保加利亚又跳出来反对了,因为他们认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是一个说着斯拉夫语的斯拉夫国家,而且当地有大量的保加利亚族生活。他们始终拒绝希腊化的马其顿语和马其顿文明。而且保加利亚也对北马其顿公民开放可以申请保加利亚国籍的权利,包括北马其顿的前总理也都转变成了保加利亚籍。所以,由于保加利亚的从中作梗,北马其顿到今天还没有加入欧盟。
上为保加利亚传统服装
下为北马其顿保加利亚族传统服装
好了,说了这么长,今天的北马其顿,已经和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没有任何关系了。简单来说,北马其顿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说着斯拉夫语的国家。而马其顿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理概念。
那么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马其顿(包括属于希腊的爱琴马其顿和北马其顿共和国)在葡萄酒地图的历史上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为了更便于阅读理解,
下文标注为蓝色字体的“马其顿”,代表古马其顿国。黑色字体的“马其顿”代表未更名之前的北马其顿。
虽然,马其顿葡萄酒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新事物,但葡萄酒对马其顿来说根本不是新事物。距今多年前葡萄就已经被种植。今天发掘出的很多古代文物上都有各种形式表现了葡萄种植的悠久传统。有的刻在石头上,有的绘画在大理石和赤土陶器上。据考证在比今天的北马其顿及爱琴马其顿地区覆盖更大的地理区域的古代马其顿文化中,葡萄酒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王室的伟大成员被称为马其顿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
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他们就已经将古埃及与古波斯(当时还没有穆斯林,古波斯也有酿酒的习俗)的葡萄酒酿酒方法带到了马其顿本土。再加上马其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马其顿葡萄酒在当时的欧洲得到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他们也信奉酒神,而酒神的名字就叫“Dioniz”(就是狄俄尼索斯)。
在之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不同宗教对马其顿的影响,马其顿葡萄酒也一度经历了起起落落。基督教和东正教让其发展迅速,伊斯兰教又让其停滞不前。直到年,本地的第一家现代化酿酒厂诞生。不过天不遂人愿,年当地也爆发了根瘤蚜虫病,这个疫情直到年前后才陆陆续续结束。但随之而来的二战,又一次重创了马其顿的葡萄酒产业。二战结束后,马其顿所有的葡萄酒厂被国有化,政府也进一步改良了品种和种植方式,其产量占了当时南斯拉夫总产量的2/3。不过这种现象也随着马其顿共和国独立后消失了。而属于希腊的南部爱琴马其顿地区不是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
这是希腊的葡萄酒地图
那么,新世纪之后的马其顿葡萄酒发生了些什么重要的变化呢?
首先是酒厂的私有化,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做精品化的概念的衍生,今天已经牢牢地镌刻在了北马其顿葡萄酒的标签上。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味。
北马其顿最有名的红葡萄品种当属本地品种Vranec(韵丽)
这个词原本意思就是黑色,有力,像极了一匹黑色的种马,可见其酿造出的红葡萄酒颜色口感之独特。Vranec需要足够的光照和干燥的气候,才能获得它本身特有的颜色和单宁。从这点可以也看出马其顿一带的气候非常适宜葡萄的生长。今天的Vranec,一部分会用作单一品种来酿造,一部分也会被调配在西拉、赤霞珠等国际品种中。今天Vranec几乎占了北马其顿38%的产量,而几乎全世界90%的Vranec都产自北马其顿。
白葡萄品种则当属Temjanika(甜蜜安妮卡)这个Muscat(麝香)的变种。Temjanika颜色金黄,香气复杂奔放。浓烈的白香草和水果香气让人非常着迷。但这个品种也是喜好炎热的气候,要求有漫长又干燥的成熟期。
此外,还有诸如Stanushina(红),Kratosija(红),Smederevka(白),Zupjanka(白)等各种本地品种,以及CabernetSauvignon,Syrah,Chardonnay,SauvignonBlanc等国际品种。能力有限,这些本地品种实在难以诵读。
在当地,红葡萄品种大都会被种植在海拔较低的葡萄园,那里的土壤肥沃,在而凉爽的环境有助于白葡萄品种的新鲜度和酸甜度,这些葡萄品种种植在较高的海拔高度。
其次,学习欧盟的经验,推广了产区化的概念,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整个北马其顿被分成了三个主要葡萄酒产区,分别是东部、中部和西部(看似简单好记,其实非常难读)。
东部产区叫做Pcinja-Osogovo,多山,干旱,夏季有大约天平均气温高于25度的晴朗天气。年降雨量约为毫升。耕种季节的降雨量为-毫升。该地土壤多为洪积层,褐色钙土和石灰岩。产量占北马其顿总量的4%。
中部叫做VardarRiverValley(Povardarie),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叫Vardar的河流贯穿其中。面积最广,也是北马其顿最大的葡萄酒产区。该产区以小山坡与平地间隔的地形为主。土壤结构为黏土、化石和火山岩。葡萄园的平均海拔为-米。
西部产区称为Pelagonija-Polog,则占了北马其顿13%的年产量,这里的葡萄田平均海拔-米,多位于高原和山区。气候也以山区气候为特点,冬季寒冷潮湿,夏季炎热干燥。平均每年超过25度的晴朗天气大约有87天。年降雨量为-毫升。
最后北马其顿葡萄酒的进步,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把分级制度的引入。在这个分级制度中,我们能够看到,非常接近今天的法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地的分级制度,共分为:
RW(regionalwine),大区酒(酒精度数低于13度,酿酒所使用的葡萄可来自北马其顿全境任何一个地方);
WGO(Winewithgeographicorigin),产区酒(酒精度数低于13度,酿酒所使用的葡萄来自特定产区范围内);
WCO(Winewithcontrolledorigin),限定产地酒(酒精度数13度或以上,酿酒所使用的葡萄和酒庄来自同一个子产区);
WCGO(winewithcontrolledandguaranteedorigin),限定担保产地酒(酒精度数14-17度之间,酿酒所使用的葡萄产自临近酒庄的葡萄园);
不过,因为尚未加入欧盟的缘故,他们还并不能使用欧盟的原产地命名制度。
这个标志,现在还不能使用
这一系列的大刀阔斧猛进下,北马其顿共和国葡萄酒产业的进步非常明显。
截止到年,全国共有注册的酒庄74家,葡萄园面积公顷,年产量达万公升。其中有4家为年产量达万-万公升,5家年产量达到了万-万公升。
全国每年的总产量85%用于出口,中国是其第五大出口国。(前四都是周围前南地区几个国家)。
差不多,今天北马其顿(及马其顿地区)的葡萄酒故事就分享到这儿了了,
很烧脑吧,来张美图养养眼。
后续凌老师会给大家带来一系列北马其顿葡萄酒的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