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DONG
FANGDONG|房东俱乐会
撰文:独孤禅美编:小樱校对:塔夫
痛点
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学区房成为领跑之王,一年的增值,甚至超过了普通人十年的收入。
其后的郑州,新老学区房热力升温,单价不断突破、、+的天花板。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么多银子投下去,依然要面对几乎全国最难的高考。
家长累,孩子苦,怎么办?
异地买房、落户、上学、高考,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毫无疑问,房价相对便宜、落户更加方便、高考难度大幅降低的西安,成为优选之地。
1
香——高考难度降一半
买房的本质,是追求生活状态的进阶和家庭资产的积累。这当然可以从好地段、好环境、好配套等直观价值上实现,但想要真正实现持续积累和进阶,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才是重中之重。
对大部分河南家庭来说,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几乎是评价教育投入是否成功的唯一方式,但提起高考,河南家长们从来只有苦涩。
花大价钱买了学区房,最终挤得还是那座独木桥,这才是最让人焦虑的地方。
相比之下,临省陕西高考的竞争环境则缓和许多,来看一组数据:
年高考报名人数。河南为.8万人,全国排名第一,陕西是32.23万人,仅为河南的四分之一。
其中,清华+北大在河南的录取人数为人,录取率为万分之3.4;陕西为人,录取率为万分之7.5,陕西是河南的2倍多。
一本上线率。河南有人过一本线,上线率为11.48%,全国排名倒数第一;陕西有人过一本线,上线率24.18%,也是河南的2倍多。
二本及以上录取率。河南共录取人,录取率为28.5%;陕西为人,录取率为57%。陕西仍是河南的2倍多。
也就是说,在陕西高考,考上二本及以上学校的难度比河南降低了一半以上。
再看西安、郑州两地高校质量对比:
西安有3所大学(同时也为大学),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另外还有5所大学,分别为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郑州没有大学,仅有郑州大学一所大学。
在最新发布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郑州只有郑州大学(第53名)一所高校进入百强。西安则有7所入围,远超郑州,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第10名)、西北工业大学(第25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38名)又比郑州大学排名靠前许多。
仅西安顶尖大学数量和质量几乎8倍于郑州这点,就让河南的家长们羡慕不已。
到西安买房落户,未来孩子在当地上学及高考,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自然数倍于郑州。
2
漏——来自教育+区位的硬实力
虽然到西安买房能在极大程度上缓解河南家长们的高考焦虑,但教育资源的稀缺在哪儿都一样,近年来的现实情况是,能上顶尖中小学名校的房子非缺即贵。
最耳熟能详的西安“五大名校”系中学(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其对应的学区房价格涨势,完全不输郑州的优质学区房,基本找不到均价2万以下的房子。
好在教育资源强势的西安,可凭借的力量太多,有优质教育资源注入的地方,必是人们目光的焦点。位于关中1小时生活圈的三原,便是包括教育在内最新的资源要素汇聚之地。
我们都知道郑州多年的发展战略一直是城市向东、生活向北,而西安,则把城市扩张的步伐坚定地向北迈进。
目前西安向南已无地理发展空间,西部沣东、沣西的房价与地价也已站上高位,向东有环境优势但产业短板明显。
从年西安市政府北迁,到最新的东拓、西融、南控、北跨、中优的大西安发展战略,无数迹象表明,唯有向北,才是西安未来的价值核心。
这其中,处在西安城市发展中轴线上且在西安市政府半小时生活圈内的三原县,则是西安“北跨”战略的集大成者:
陕西发改委规划的“西安都市圈”中,明确“渭北先进制造业组团:以高陵、临潼、三原为主体”;
早在年1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就指出:“要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彬县、蒲城、三原等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年1月,三原县通过“撤县设市”报告,咸阳政府也提出“以强烈的使命感推进撤县设市,加快步子做好申报工作”;
目前大西安北部正成为“万亿工业大走廊”:高陵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富阎一体化“航天科技城”、三原产业新城。
三原无缝融入西安的未来格局已经落定。
如今的三原,在整体规划上以“一城、两带、三走廊、四园区、五支柱、六基地”为核心,工业、产业、文旅项目签约不断,已然站上了发展的风口。
俯拍三原图源自三原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