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小编走科室④提起肛肠疾病,你会想到什么?是患者痛苦呻吟、撅臀走路的情景还是“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的有苦难言?提起肛肠手术,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病痛、焦急,还是恐慌、害怕?如果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断地创新技术,让病痛远离;他们用温柔细致的治疗,抚平疼痛;他们牢牢背负肛肠患者的苦难,激励着自己从不退却。是否会打消你对肛肠疾病的惧怕和对手术的顾虑?今天,“小编走科室”将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群天天与人的“出口”打交道,解除患者后“股”之忧的医务人员——肛肠外科的医生们。用技术创新让患者远离病痛年底,医院肛肠外科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微创、无痛、个体化治疗”的理念。短短数年,科室便已在业界小有名气,慕名找上门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与科主任邓业巍和他的团队不断用创新技术解除患者烦恼而密不可分。说起肛肠疾病,不能不说痔疮,而嵌顿痔又是痔疮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当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若脱落的细菌栓子沿静脉上行,很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后果严重。而传统的
治疗方法,只能采用消炎等措施,等待痔核消肿后再将其送回肛门内,需要时间长、患者痛苦大,而且无法根治。早在科室成立之初,邓业巍就率领团队在全市率先开展血栓剥离+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创新了解决环形嵌顿痔的术式。手术时,用相当于订书机似的“PPH吻合器”,在保留肛垫的基础上,将部分内痔及痔上黏膜、黏膜下组织环行切除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手术中,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整个过程只需20分钟,术后24小时内患者就能正常排便,不会发生如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等并发症。自肛肠外科团队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已为近千名有“痔”之士解除了烦恼。肛肠科主任邓业巍“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肛肠外科团队在邓业巍主任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微创无痛新方法,紧紧抓住技术创新造福患者这一环,年又在全省率先引进“RPH”自动痔疮套扎术,对原有“PPH”技术加以补充,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康复时间也大大缩短,能治疗Ⅱ~Ⅳ度内痔及直肠粘膜脱垂等情况,真正实现了微创、无痛。有一次,一位痔疮患者听人说做肛肠类的手术术后特别疼,怕疼的出汗,所以入院时多带了几套衣服准备换洗。结果,邓主任就是采用RPH微创技术给他做了手术,术后还配备一系列“止疼”措施,“衣服是用不着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疼。”出院时,这名患者高兴地说。“别小看肛肠这方寸之地,它时时考验着医生的创新勇气。”正如邓业巍主任所言,为了全面解除病患的痛苦,肛肠外科团队目光始终紧盯国际前沿,多年来,大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除了对常见的痔疮、肛瘘、肛裂、结肠息肉、肿瘤手术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还积极改进“出口梗阻型便秘手术”方法,疗效确切,并获得了河南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和结肠水疗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为广大便秘患者解决了苦不堪言的难题。“今后,除了微创、无痛,我们还把目光瞄准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安全和适宜的诊断及治疗手段。”这一行既然干了就不能怕累怕脏肛肠外科有自己的独特性,手术中需要手轻,需要精、准、快,重点是术后工作琐碎,每天都需亲自为患者换药。由于肛肠科患者患处的特殊性,特别敏感,无论是做手术,还是治疗,或是换药,都需要手轻、温柔。说起动作轻柔,就不得不提肛肠外科的科务秘书、青年骨干——张胜威。曾经,张胜威收治了一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难点是手术后的治疗护理,张胜威每天需要为患者换药两到三次。由于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换药时,张胜威的力道总是特别轻柔,患处渗出多,还需不停清理坏死组织。每次换完药,张胜威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患者住院一个多月,张胜威也因此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事实上,小编在走访时也了解到,肛肠外科的医生,每人负责十几个患者,每天都要挨个为患者换药,有时一天还需要换药两到三次,长此以往,都会有“腰椎不好”的职业病。然而,科室的医生们也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而耽误给患者做治疗。在肛肠外科,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粪嵌塞”,即患者肚子疼、有便意,但却不会自己排便,即使用了开塞露和灌肠也无法排便,必须医生下手为其掏粪便;有些痔疮患者手术后,常有出血等现象,小便浸湿纱布后,一般人不敢也不愿去换,也得由医生亲自动手……他人看来又脏又难伺候的工作,对肛肠科医生们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曾经,科室大夫王华胜就通过肛门指检为一位解不出大便,肛门出血的患者查寻出血点,当时患者的肛门处不停的有血块夹杂着大便排出来,恶臭难闻,连一旁的家属都忍不住地捂住鼻子。大概半个小时后,他终于找到了患者的出血点,并及时为其进行了止血。“做我们这一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既然选择了就不能怕脏”,性格外向的王华胜,总是用开朗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也许正是这份“不怕脏”的毅力,让他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科室的青年骨干之一。做肛肠科女医生从没有后悔过从事肛肠外科工作,相信有很多男医生都不能够轻松应对,就更别提女孩子了,然而在医院肛肠外科就有两名女医生——李晓洁、刘文清。对于她们来说,这份工作也许充满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肛肠科检查、治疗有较强的私密性,这其中难免会遇见尴尬事。有一次李晓洁坐诊时,一名男患者明明饱受痔疮困扰,到现场发现是女医生,他连连摆手说:“能不能找个男大夫给我看?”“在医生的眼中,疾病是不分性别的,而患者却不理解,有些顾虑,对此,我们十分理解患者,并尊重他们的选择。”李晓洁笑着说,“不过也希望患者不要因为这种尴尬变得讳疾忌医,病情一拖再拖,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肛肠科医生,除了坐诊、手术,每天都要为患者做治疗、换药,一年天,没有休息的时间,即便如此,身为一个不足一岁孩子的母亲,刘文清也从没有缺席过科室的工作。去年,郑州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早上道路泥泞,路滑难走,就连患者们都认为换药可能要推迟了,因为医生肯定会迟到。没想到,8点整,刘文清就准时出现在病房里,并招呼患者换药。事后才知道,为了不耽误患者换药时间,刘文清早上不到6点就出门了,一路趟雪走过来的。听到此,小编不得不怀疑,女医生都是特殊材质炼成的,天赋异禀,是“钢铁侠”、“女超人”!在与她们接触之前,小编总认为没有哪个女孩子愿意一辈子对着肛门,也没有哪个女孩子能忍受这又脏又臭的活,可是,当小编问到“从事肛肠医生会不会后悔”时,我们的女医生们都坚定地摇摇头,那股女性温柔所透露出的坚强的毅力,对肛肠事业的无怨无悔是很多同行所不能及的。
在结束采访之前,小编还了解到科室医生胡医院怀疑为直肠癌的患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针对性强的检查,最终确诊为粘膜下肛瘘,为患者脱掉了癌症的帽子;大夫许召杰曾经被患者的粪便喷溅一身,患者难为情得一个劲儿道歉,他却反过来安慰患者……
总之无论是科主任,还是年轻大夫,在肛肠外科,他们都有一颗真诚为患者排忧解难之心,这颗心,执着,专业,火热,温暖,病人的痛苦会让他们寝食难安,病人的康复也会让他们展露笑颜,他们都是专心“治痔”的守“门”人。供稿:外宣部金雨姗
编辑:贺婉樱丁励
图:张浩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hbzz/14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