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阚主任、郭处长、各位领导、各位队员,大家好:
我是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刘瑞强,我们这支医疗队共16人,是以医院为组长单位组建,队员来自:医院8人、医院4人、医院、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以及河南中医院各1人等六家单位,为响应国家号召,各位队员都是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参加援外医疗队的。
河南援埃塞医疗队自年起至今已走过47年的光辉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员们不负重托,努力奋斗,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传播了先进的医疗理念,奉献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促进国际外交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和帮助。年,援埃塞第一支中国医疗队队长梅医院的前院长兼党委书记,年埃塞加木戈法省发生灾情,梅庚年同志率领医疗队救灾结束返回途中发生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1岁,我们深深怀念中国的白求恩--梅庚年同志,也一直被他的精神鼓舞和振奋着,今天,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第22批16名医疗队员们的手上。
为出色地完成这次援外使命和各项医疗任务,省卫健委安排我们进行了半年多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除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外,还涉及国际政治、外事纪律、宗教、当地风俗文化等,并重点对队员们进行了新型冠状肺炎的防疫培训。我们队也成立了医疗应急抢救小组,不断完善了我们的防疫抗疫预案。由于是赴海外援助医疗,对队员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培训期内,进行了紧张、高效、科学、有序的英语的“魔鬼式训练”,使我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培训期间河南省卫健委和医院全力支持医疗队的各项工作,并把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替我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我代表医疗队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这样悉心周到的培训,才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完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我们一定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充分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圆满完成此次援外任务,为国家、河南争光。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为促进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作出贡献。我们必将成为新时代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友谊使者,续写中非友谊新的篇章。再者,我们一定会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胸怀祖国、精诚协作,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同时,请祖国放心,我们会注意身体,树立形象、展示素质、传承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现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埃塞的疫情正处于爆发期,加之当地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防护物资匮乏,人们普遍重视不足,置身其中无疑更加危险,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我们责无旁贷,无怨无悔。作为逆行者,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踏踏实实开展工作,迎难而上,不辱使命。
中非友谊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尊重和平等都是赢得友谊和信任的基础,是通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我们会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相互学习,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差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心诚意帮助非洲朋友,传递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友谊,让我们拥有幸福快乐的同时,也一定会给朋友带去幸福快乐,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好伙伴。
我相信,我们将展现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非洲人民提供真诚、周到、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友谊和信任。同时虚心向非洲人民学习,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同时,我会结合队员训练、生活及思想状态等,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与业务训练,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明确任务目标,使大家充分认清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必将团结一心,斗志高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打好攻坚战,唱响中国声音,坚决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在此,我想表达我们对省卫健委阚主任、国际合作处、郭处长、苏主任等领导、濮阳市卫健委刘翠主任等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感谢医院领导班子,特别是王本立书记和马玉波院长的大力支持,感医院的无私帮助。还有,我们一同培训、一路同行、共克时艰的第22批援赞比亚、14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的队友们,感谢赵海源、赵延兵队长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家人、同事、朋友。
谢谢大家!
作者:何阳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宣传委员
李庆勇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应急组长
编辑:刘艳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党内宣传委员
摄影:刘洪锋(特别鸣谢)
审核:刘瑞强医院业务副院长,泌尿外科三级主任医师,河南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