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患病症状

勇为最美逆行者,争做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年10月16日上午8时35分中国(河南)援外医疗队授旗仪式暨欢送会在郑州海容大酒店三楼会议厅隆重举行!参加授旗仪式的有62名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和援厄立特里亚第14批医疗队队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阚全程,组队地市(濮阳、开封、焦作)卫健委主要领导,队员单位重要领导,国合处及分管外事工作负责人一行百余人。会议由省疾控中心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合作交流处负责人郭万申主持。按照会议日程,省卫生健康委人事处王培仁处长和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学旺分别宣读《关于任命中国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和援厄立特里亚第14批医疗队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和《关于中国援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和援厄立特里亚第14批医疗队支部委员会成员提名的函》。关切与期望:在金秋十月这个欢送的难忘时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援非医疗意义发表重要讲话,在国际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为即将奔赴非洲的三支医疗队提出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表达关切与期望...信任与重托:濮阳市卫健委刘翠主任为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壮行。庄重与自豪:阚全程主任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授旗。庄重与自豪:刘瑞强队长带领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宣誓。庄重与自豪:刘瑞强队长代表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做表态发言。庄重与自豪:刘瑞强队长代表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接受媒体采访。历史与丰碑: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首任队长梅庚年同志“河南援埃塞医疗队自年起至今已走过47年的光辉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员们不负重托,努力奋斗,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传播了先进的医疗理念,奉献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促进国际外交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和帮助。年,援埃塞第一支中国医疗队队长梅医院的前院长兼党委书记,年埃塞加木戈法省发生灾情,梅庚年同志率领医疗队救灾结束返回途中发生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1岁,我们深深怀念中国的白求恩--梅庚年同志,也一直被他的精神鼓舞和振奋着,今天,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第22批16名医疗队员们的手上。”关心与难忘:河南省卫健委领导、濮阳市卫健委领导与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合影关心与难忘:医院党委书记王本立前来慰问并嘱托刘瑞强队长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全部队员们的安全。关心与难忘:濮阳市卫健委刘翠主任,医院党委书记王本立、副院长兼队长刘瑞强、医务科长医院派出的8名埃塞队员合影。关心与难忘: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合处孔沈燕副处长与派出的埃塞队翻译何阳教授合影(左);河南中医院院长办公室陈士顶副处长与派出的埃塞队林国平合影(右)。关心与难忘:医院党委书记李豫秋、医务科长张利与派出的4名埃塞队队员合影。关心与难忘:医院院长刘同坤与派出的埃塞队中医医师霍尚飞合影(左);医院院长司定然与派出的埃塞队白英伟医师合影(右)。关心与难忘:濮阳市卫健委领导、各派出单位领导与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全体队员集体合影。时代与使命:现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埃塞的疫情正处于爆发期,加之当地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防护物资匮乏,人们普遍重视不足,置身其中无疑更加危险,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我们责无旁贷,无怨无悔。作为逆行者,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踏踏实实开展工作,迎难而上,不辱使命。”面对即将开展的援非医疗新任务,“我们将展现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非洲人民提供真诚、周到、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友谊和信任。同时虚心向非洲人民学习,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同时,结合队员训练、生活及思想状态等,将会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与业务训练,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明确任务目标,充分认清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必将团结一心,斗志高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打好攻坚战,唱响中国声音,坚决圆满完成援外任务。”10个月的阜外培训生活,战友们团结合作,亲如一家;单位更是我们的靠山和娘家,再远的路,后方亲人们的祝福永远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附件: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2批医疗队刘瑞强队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阚主任、郭处长、各位领导、各位队员,大家好:

我是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刘瑞强,我们这支医疗队共16人,是以医院为组长单位组建,队员来自:医院8人、医院4人、医院、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以及河南中医院各1人等六家单位,为响应国家号召,各位队员都是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参加援外医疗队的。

河南援埃塞医疗队自年起至今已走过47年的光辉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医疗队员们不负重托,努力奋斗,发扬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无私的奉献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传播了先进的医疗理念,奉献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促进国际外交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持和帮助。年,援埃塞第一支中国医疗队队长梅医院的前院长兼党委书记,年埃塞加木戈法省发生灾情,梅庚年同志率领医疗队救灾结束返回途中发生车祸,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1岁,我们深深怀念中国的白求恩--梅庚年同志,也一直被他的精神鼓舞和振奋着,今天,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第22批16名医疗队员们的手上。

为出色地完成这次援外使命和各项医疗任务,省卫健委安排我们进行了半年多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除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外,还涉及国际政治、外事纪律、宗教、当地风俗文化等,并重点对队员们进行了新型冠状肺炎的防疫培训。我们队也成立了医疗应急抢救小组,不断完善了我们的防疫抗疫预案。由于是赴海外援助医疗,对队员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培训期内,进行了紧张、高效、科学、有序的英语的“魔鬼式训练”,使我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培训期间河南省卫健委和医院全力支持医疗队的各项工作,并把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替我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我代表医疗队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这样悉心周到的培训,才使我们更加有信心完成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我们一定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充分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圆满完成此次援外任务,为国家、河南争光。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为促进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作出贡献。我们必将成为新时代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友谊使者,续写中非友谊新的篇章。再者,我们一定会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胸怀祖国、精诚协作,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同时,请祖国放心,我们会注意身体,树立形象、展示素质、传承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现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埃塞的疫情正处于爆发期,加之当地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防护物资匮乏,人们普遍重视不足,置身其中无疑更加危险,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我们责无旁贷,无怨无悔。作为逆行者,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踏踏实实开展工作,迎难而上,不辱使命。

中非友谊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尊重和平等都是赢得友谊和信任的基础,是通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我们会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相互学习,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差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心诚意帮助非洲朋友,传递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友谊,让我们拥有幸福快乐的同时,也一定会给朋友带去幸福快乐,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好伙伴。

我相信,我们将展现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非洲人民提供真诚、周到、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友谊和信任。同时虚心向非洲人民学习,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同时,我会结合队员训练、生活及思想状态等,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与业务训练,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明确任务目标,使大家充分认清肩负的神圣使命。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必将团结一心,斗志高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流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打好攻坚战,唱响中国声音,坚决圆满完成援外任务。

在此,我想表达我们对省卫健委阚主任、国际合作处、郭处长、苏主任等领导、濮阳市卫健委刘翠主任等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感谢医院领导班子,特别是王本立书记和马玉波院长的大力支持,感医院的无私帮助。还有,我们一同培训、一路同行、共克时艰的第22批援赞比亚、14批援厄立特里亚医疗队的队友们,感谢赵海源、赵延兵队长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最后,我们还要感谢我们的家人、同事、朋友。

谢谢大家!

作者:何阳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宣传委员

李庆勇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应急组长

编辑:刘艳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党内宣传委员

摄影:刘洪锋(特别鸣谢)

审核:刘瑞强医院业务副院长,泌尿外科三级主任医师,河南大学医学院、新乡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第22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hbzz/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