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患病症状

没有宿便这东西

有些关于医学健康的名词,只出现在大众传媒和广告里,而不见于医学专业术语,“宿便”就是其中之一。想来很多编造宿便概念,并以此敛财的人,可能是根据“宿食”而硬造了这么一个概念。

其实宿食也不是一个医学名词,只有前面加一个动词“呕吐”才能变成一个医学概念。呕吐宿食的意思是将前一晚上所吃的食物呕吐出来。偶尔的一次呕吐宿食并不一定有什么严重的问题,醉酒、食物中毒都可能出现,但如果长期反复的呕吐宿食,那么一般提示有幽门梗阻,可能是消化性溃疡长期反复的并发症,如果是老年人,还要提防胃癌的可能。

把这一概念套到宿便上,大概当天没有拍出来的大便都叫做宿便了。不过即便有这样的宿便,也没什么意义。宿食的意义在于胃排空的规律,大多数食物在4到6个小时之内从胃内排出,进入小肠。如果幽门梗阻,即便不吃饭,胃内也不停分泌胃液,所以必定会间断呕吐。因此隔夜呕吐宿食才可以推导出存在幽门溃疡。而大便隔不隔夜则没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只要大便没有进入直肠,人们完全可以带着它睡觉,而不会受到影响。当然也不会增加所谓的毒素吸收。

此外,要想每个人肠道里都干干净净,每次排便都没有残留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为了医学检查主动的服用一些清肠的药物,否则每个人的大肠里无时无刻都存有粪便,连刚出生的婴儿也不例外。即便是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大肠里还有脱落的细胞,分泌的粘液,死亡的细菌等多种杂质。临床上对正常大便次数的规定也是非常宽泛,从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算作正常,极端情况下有人七天一次大便也未必被当做不正常。只要没有特别需要处理的病因,不会强求每个人每天都要排便。

制造宿便概念的,几乎都是为了推销保健品,号称能够减少毒素吸收,减缓衰老等等,其实大多是各种泻药。有人喝了以后感觉轻松很多,大部分是因为心理暗示,觉得自己肠子里很脏,充满了毒素。需要警惕的是,这些保健品大多含有蒽醌,所以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大肠黑变病,肠粘膜从红润变成石油一样的黑色。有的研究认为长期服用这样的泻药有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但还有待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肠变黑的同时,很多人的肠道敏感性和动力降低,原有便秘的会越来越重,也越来越依赖泻药,形成恶性循环。

正常的大肠

大肠黑变病,多见于长期服用“清肠”产品的病人

总之,宿便是保健品厂家为了推销无用甚至有害的保健品硬造出来的概念。卫生和健康值得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hbzz/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