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患病症状

如何预防治疗皮肤色斑,永不长斑,太专业了

MAUVE美尔馥海洋水活力鲜活滋养晚霜50g

学习引导

①了解皮肤黑素的形成与代谢过程,以及常见皮肤色斑(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皮肤晦暗)的形成原因;②掌握皮肤增白药的类型,熟悉氢醌、壬二酸、熊果酸苷、曲酸等增白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③熟悉一些抗氧化性的皮肤增白药,如光草甘定、抗坏血酸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④熟悉一些常见的具有皮肤美白作用的中药及其应用方法。

中国人有所谓“一白盖百丑”之说,当皮肤上出现如色素沉着、雀斑、黄褐斑、妊娠斑等时,非常苦恼,往往希望一夜变白,所以皮肤“美白”是每个女人的梦想。造成皮肤上呈现色素斑点的原因很多。首先与遗传关系密切,外因有阳光暴晒、情绪低落、化妆品不适使用,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荷尔蒙药物,以及怀孕等因素。不论是什么斑,也不管是什么成因,最主要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黑色素过度制造所致。黑色素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到酪氨酸酶的控制。故而,美白作用的发挥,主要有效成分是褪色剂,能够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素,这当中多以影响黑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活性为主。

有很多产品和成分可以改善皮肤色斑。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还必须考虑斑的深度。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斑位于较浅的表皮层,只有少部分的斑位于深处的真皮层。位于表皮的色斑用退斑膏加防晒剂治疗即可,而真皮层的色斑则可考虑用激光、强脉冲光治疗,也可以考虑化学换肤^还要注意的是,在去除或改善皮肤色斑之后,仍然要坚持使用防晒品(见之前文章),以免这些斑点卷土重来。

皮肤的色泽

皮趺的色簿人体肤色可分为固有肤色和继发性肤色两种,前者为遗传性的基本肤色,而后者代表紫外线或药物等因素导致的后天肤色改变。根据现代医学知识,人体皮肤的颜色由表皮内的黑素(褐色)、胡萝卜素(黄色),真皮毛细血管中氧化血红蛋白(红色)和静脉中还原血红蛋白(蓝色)含量所决定,其中以黑素最为重要。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胡萝卜素,需要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外源性色素;其余3种均可由机体自身合成,称为内源性色素。皮肤颜色的深浅除种族和个体差异外,正常人在暴露部位、皱襞及受摩擦部位常有生理性色素加深。

(1)黑色素皮肤的颜色与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分布、疏密及产生黑色素的能力有关。黑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棕褐色或黑褐色颗粒,其多少是皮肤颜色的决定因素,见表7.1。

(2)血红素皮肤血管中血红蛋白含量和真皮血流分布也是影响肤色的重要因素,血红素可使皮肤黑里透红或白里透红。血管较少、较深或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之处的皮肤就会发白,反之则发红。

(3)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手掌、脚底,它使皮肤呈黄色。

以上3种因素混在一起,使正常皮肤的颜色介于黑一红黄一白之间。

黑色素的形成与怎代谢过趕

1)黑色素的生成

决定肤色最重要的是皮肤中黑色素颗粒的多少,黑色素是酪氨酸在黑素细胞中氧化为多巴,再氧化聚合形成的黑褐色颗粒,存在于皮肤、毛发等处。皮肤中黑色素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黑色素细胞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黑色素,酷氨酸酶的活性越高,所生成的黑色素就越多,见图7.1,色斑是黑色素堆积的结果。

②产生黑色素颗粒的原料,包括酪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的多少,相关酶的活性以及黑色素细胞的多少。

③氧自由基是影响黑色素颗粒形成的另一因素,氧自由基越多,产生黑色素颗粒越多,皮肤也就越黑。④紫外线对黑色素生成影响也很大,不管什么人,只要在阳光下暴晒,皮肤总是要晒黑的。

⑤体内代谢,像脂色素、含铁血黄素和胆色素等都会影响皮肤色素的改变。内源性活性物质如黄体酮、雌激素、前列腺素D2(PGD2)、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内皮素(LTB4)等都能加速黑素细胞产生黑素。⑥可改变皮肤颜色的外源性食品或药品,如胡萝卜、橘子、阿托品、冬眠灵、苯妥英钠等,可将皮肤染成黄色或红色。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和毛囊内有活性的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黑色素细胞每10年减少8%~10%,导致皮肤防护紫外线的能力逐渐降低。

2)黑色素的叻能

黑色素是一种保护性色素,具有保护皮肤的功能。①防晒。黑色素是保护肌肤避免受到紫外线伤害而自行产生的一种物质,可以保护我们的细胞。黑色素能吸收长波及中波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热能散发掉,保护皮肤免受有害光线的损伤。②防老化。黑色素能防止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而产生的具有损害作用的自由基,并能保护皮肤避免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弹力纤维变性,防止过早老化。③防癌。表皮细胞核周围的黑素小体能减少光子直接碰撞细胞核,保护易受损害的DNA,防止其突变,防止皮肤癌的发生。

3)黑色素的黟动与代谢途径

黑色素生成后,一条途径是随着表皮的基底细胞层不断向上移动,随着角质层28天脱落1次;另一条途径是进人真皮的毛细血管,随着循环最终从肾脏排除,见图7.2。

黑色素生成和代谢的紊乱是黑色素过度沉着形成皮肤色斑的主要原因。如出现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多、酪氨酸的合成速度加快,会导致黑色素产物增加;黑色素不能及时代谢而聚集、沉积分布于表皮,使皮肤出现黑斑。而与之有关的一切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诱发黑斑增多。

皮趺色素的生成和预防

影响色斑形成的因素与预防见图7.3。

皮肤色斑的增多、减少或消失导致皮肤颜色异常,80%是内因(如遗传、内分泌、系统性疾病、精神忧郁等),20%是外因(如营养不良、过度紫外线照射及化妆品使用不当等)所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色素沉着增多及色素减退两大类。其中,临床常见的色素沉着增多性疾病主要有两大类:

(1)黑素细胞活性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增加包括:①遗传性雀斑、种族性黑皮肤。②继发性的改变,如UV和X线照射、内分泌所致的黄褐斑和妊娠斑。③炎症后的色素沉着。(2)局部黑素细胞数目增加局部黑素细胞数目增加包括:色痣、咖啡斑和黑痣等。

如珂谈化黑跟圏很多女孩说自己有黑眼圈,如果你的黑眼圈是因熬夜或缺睡觉引起,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睡觉,睡足了黑眼圈也消失了。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避免抽烟、喝酒、吃刺激性食物可有效预防黑眼圈。在此推荐红本杞菊茶(红冬4枚、枸杞2钱、杭菊2朵,注意红冬切半去核后,用沸水泡即可),可顿防黑眼圈出现,并有清热、益血、明目功效。

常用皮肤增白药

根据皮肤色素形成的影响因素,美白皮肤有多种途径与方法,见图7.5。如角质剥脱a-羟酸、水杨酸等,可使角质层脱落,促进或缩短表皮细胞更替,从而加速黑素的移行并随角质一并脱落,可外用治疗色素沉着增多性疾病。临床上常说的皮肤增白药主要是指通过干扰黑素的生物合成,减轻皮肤色素沉着,从而增白皮肤。分为酪氨酸酶抑制型与非酪氨酸酶抑制型两大类。

酪氨酸酶抑制型皮肤增白剂

1)酚类

氢醌(Hydroquinone,对苯二酣

氢醌曾经是药妆品中最常用的褪色剂。氢酿遇光和空气容易氧化而变成深褐色。氢酿分子较小,易扩散进入黑素细胞的黑素体内,由于氢酿与酪氨酸相似,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素合成,具有明显的皮肤脱色作用。低于5%的浓度时,不被代谢成细胞毒性基团而对黑素细胞产生毒性,也不引起“点彩样”脱色和相邻部位的脱色。

本品可用于黄褐斑、雀斑、色素性化妆品皮炎、特发性多发性斑状色素沉着症、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性口周红斑、色素性玫瑰糠疹等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氢醌的疗效与其浓度、所用的基质和产品化学稳定性有关,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刺激性也越大。因此,氢醌浓度一般为2%~5%,否则有可能造成不可愈性皮肤白斑。临床上与遮光剂联合应用效果好。氢醌易被氧化而失效,因此常用0.1%的亚硫酸氢钠和0.1%的L-抗坏血酸来保持氢醌制剂的稳定性。

氢醌制剂外用可产生红斑、脱屑、瘙痒和刺痛感等刺激性皮炎症状。也可产生接触过敏性皮炎和炎症后色素沉着,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长期使用高于5%浓度的氢醌,可能导致严重的和不可逆的外源性黄褐病。氢醌与维A酸和糖皮质激素类合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避免不良反应。

①3%氢醌霜剂外用,持续数月有效。维持治疗用2%浓度以减少刺激性。②氢醌复方制剂:5%氢醌、0_1%维甲酸、0.1%地塞米松,95%乙醇和丙二醇等量至mL。③氢醌单苯醚溶液剂:10%,20%。2次/日,涂搽色素残留区。

壬二酸(Azelaicacid,杜鹃花酸)

壬二酸是一种天然酸,可阻止酪氨酸酶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黑素生物合成。其优点是对活性高的黑素细胞有选择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正常黑素细胞。

①皮肤增白作用。20%壬二酸对皮肤增白作用优于2%氢醌,选择性作用于异常黑素细胞,抑制其过度活性,对正常皮肤无脱色作用。②抗恶性黑素瘤作用。本品对体外培养的鼠或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有抗增生和细胞毒作用,因此,可以阻止恶性雀斑样痣发展成皮肤恶性黑素瘤。③抑制角质增生。对志愿者皮肤标本的活检发现,用本品治疗前,粉刺内充满角质和脂滴,并有许多细菌的卵圆酵母孢子,治疗后,毛囊口虽有脂滴,但角质减少,仅见极少的细菌和孢子。④广谱抗菌作用。体外试验显示本品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念珠菌、痤疮丙酸杆菌等需氧和厌氧菌。

①皮肤色素沉着过多症。用于治疗黄褐斑(表皮型、孕妇型黄褐斑有效),与广谱防晒剂合用疗效增强。治疗黑斑病、老年斑以及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也有良好疗效。②恶性雀斑样痣和恶性黑素瘤。可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用药,治疗恶性黑素瘤。③痤疮。本品外用治疗结节型、聚合型、丘疹脓疱型和粉刺型痤疮均有明显疗效,可减轻炎症性和非炎症性损害。20%壬二酸霜与0_05%维A酸霜、5%过氧苯甲酰凝胶疗效相似,但患者对壬二酸较易耐受。④酒渣鼻。本品对丘疹脓疱型酒渣鼻患者,局部涂药可明显减轻炎症,红斑的严重程度降低,但对血管扩张无明显改善。

无明显毒性。只有少数患者在外用霜剂初期,有轻度、短暂的皮肤刺激和皮肤干燥,继续用药可逐渐消退。壬二酸霜剂:10%-20%,2~3次/日,可长期外用。

熊果苷(Arbutin)

熊果苷是从杜鹃花科植物熊果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集高效脱色、安全可靠、绿色植物优势于一身的温和脱色剂。没有细胞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已作为增白剂取代氢醌被广泛用于药品和化妆品中。

与氢醌相比,化学性质稳定,细胞毒性小。其抑制黑素合成的机制是熊果苷可以和多巴竞争结合酪氨酸受体位点,阻碍多巴氧化,从而抑制黑素生成,临床用3%熊果苷治疗雀斑、黄褐斑以及色素沉着、皮肤色素增加等,有较强脱色效果,有效率达90%。台湾FDA推荐化妆品中熊果苷含量最髙可达7%。除常用的熊果苷溶液外熊果苷还可以脂质体形式外用于皮肤,虽然渗透率略下降,但在真表皮沉积量增加,发挥作用时间更持久。

本品是天然的葡萄糖苷,外用无毒副作用。但使用浓度过高也能使正常皮肤脱色。

熊果苷霜剂、洗剂:1%~3%。2次/日,外用。

2)酪氨酸酶铜离子螯台剂

曲酸(Kojicacid)及其酯化物

曲酸是一种真菌的代谢产物,在日本使用非常普遍,其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曲酸通过与铜离子螯合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达到相应的美白效果。曲酸还可以作为一种辐射保护剂,防护某些辐射线,保护皮肤健康。同时,它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皮肤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缓解皮肤由于自由基导致的损害。临床用2%~4%曲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连续用3个月有效率达70%~80%。其酯化物增白效果更佳。曲酸与ct-羟酸类合用,可增加疗效。治疗其他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也有良好疗效,如蝴蝶斑、妊娠斑、老年斑,光照弓丨起的黑素沉着,继发性色素沉着(痤疮结节愈后、激光或液氮冷冻后的色素沉着,外伤炎症色斑)。也用于化学剥脱,磨削术后期防止色素反弹的护理。无斑的皮肤用本品可预防色斑形成,润白嫩肤、保持亮泽。台湾FDA推荐化妆品中曲酸含量不得超过2%,它通常和其他药妆物质同时使用以降低其本身的刺激性。

外用有一定刺激性,可以导致局部皮肤接触过敏等反应。1%曲酸霜剂:2次/日,外用,3个月为1疗程。

3)阻止酪氨酸酶向前黑素沛转移的药畅

葡萄糖胺类(Glucosamine)

葡萄糖胺类包括葡萄糖胺及其衍生物,如四氧乙基葡萄糖胺、2-脱氧葡萄糖和盐酸葡萄糖胺等。这类药物脱色作用是通过干扰酪氨酸酶-m(T3)蛋白在高尔基复合体的糖基化和阻止活性酶分子向前黑素体转移而抑制该酶活性。可用于增白皮肤、减轻或治疗异常色素沉着性疾病。

4)促进酪氨酸酶蛋白降解的药杨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fattyadd)

亚油酸有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7_亚麻酸为十八碳三烯酸(维生素F)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是组成人体各组织生物膜的结构材料,也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具有降低总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素A2合成、抗脂质过氧化和减肥等作用。临床用于防治某些老年性疾病、延缓衰老、健身美容。在皮肤美容方面,以上两种药物均有抑制黑素合成的作用,能使UVB诱导的色素沉着斑减退,尤以亚油酸脱色作用最明显,可用于防治色素性皮肤病和增白皮肤。两种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

5)竞争性酪氨酸酶抑制剂

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

氨甲环酸为止血药。在美容方面,本品有减轻皮肤过度色素沉着,增白皮肤的作用。其作用在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的合成。这可能是由于氨甲环酸和酪氨酸的部分结构相似,都有一个竣基(-COOH),故可竞争性地与酪氨酸酶结合,从而抑制该酶活性。其退黑除斑的功效比维生素C高约50倍,是果酸的近10倍左右。用于治疗黄褐斑,合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明显提高疗效。本品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个别人在服药早期有轻度反酸、恶心、呕吐,不影响继续服药。

氨甲环酸片剂、胶囊,0.25g/次,3次/日,口服。氨甲环酸注射剂,0.25g/次,用25%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注射;也可用5%~10%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入,一日1~2次。

氨甲苯酸(Aminomethylbenzoicacid)

氨甲苯酸也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外用或口服均有明显的皮肤增白作用,作用与氨甲环酸相同。除治疗纤维蛋白溶解症所致的出血外,也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和口炎。外用或静脉注射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如每天静脉注射1~1.5g,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氨甲苯酸注射剂,0_1~0.2g/次,与葡萄糖液10~20mL混合后,缓慢静脉注射。

6)其他

光甘草定(Glabridin,甘草黄酮)

光甘草定是甘草萃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素合成,其效能约为曲酸的25倍,维生素C的80倍。临床上,用于减轻皮肤色素的异常沉着,治疗多种色斑,如黄褐斑、妊娠斑、蝴蝶斑等。与维生素E合用,可提高疗效。本品还具有抗衰老作用,可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皮肤细胞丙二酸的产生,抗应激能力增强。

本品临床应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酪氨酸酶抑制型皮肤增白剂

1)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维生素C可抑制多巴和多巴醌的氧化,从而抑制黑素合成;同时,它能增加胶原合成,是胶原生物合成的必需物质。①美白皮肤。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里尔黑变病、特发性斑状色素沉着、药疼后色素沉着、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色素性玫瑰糠疹、各种类型的紫癜性皮肤病、银屑病、创伤愈合不良和痤疮等。静脉给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②延缓皮肤老化。通过促进皮肤胶原合成,用于防治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大剂量口服有时诱发胃溃疡、恶心呕吐;静脉注射偶有过敏性休克、静脉血栓。①维生素c片剂,50~mg/次,3次/日,口服。②维生素C注射剂,1g/次,静脉注射,1次/日;或2~5g/次,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次/日,20次为1疗程。

2)角质溶解剂

a-羟酸类(o~hydroxylacids,AHAs)

a-羟酸类作用广泛,这里仅介绍在脱色美白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详细内容参见8.2节。①消除皮肤异常色素沉着。羟酸类可以加速皮肤色素分解代谢,美白皮肤,此作用效果虽然缓慢,但持久且不损伤皮肤。②使皮肤美白、红润。a-羟酸类可扩张真皮层毛细血管,增加血流,使皮肤营养充足,从而使皮肤美白、细腻、有润泽感。这与a-羟酸类作用于真皮浅层,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有关。a-羟酸类水溶性好,能够透过角质层被皮肤吸收,促进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消除皮肤皱纹,淡化色斑,使皮肤光滑细嫩,可作化妆品原料使用,发挥抗皱、延缓皮肤衰老和美白祛斑功效。当皮肤有较严重的色斑及皱纹时,可代替化学剥脱剂(如苯酚、三氯乙酸等),使表皮完全从真皮层分离而剥落,无剥脱后的色素沉着,作用较温和且有营养皮肤的作用。

维A酸类(Retinoicacids)

维A酸类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用途(详见第6章维A酸类药物)。维A酸霜外用有祛斑和美白皮肤的作用。本药物影响酪氨酸酶基因表达或酶蛋白合成中的某个步骤,使酪氨酸酶活性下降;还通过角质松解和加快表皮细胞更新作用,使皮肤表面的黑素颗粒脱落。临床用于治疗黄褐斑,也用于治疗日光照射后或炎症的色素沉着。

水杨酸(Salicylicacid)

7jC杨酸低浓度时(1%~2%)有角质形成作用;中浓度(5%~10%)时有角质溶解作用,涂于皮肤可使表皮角质层黏附性减弱,表皮脱落,黑素颗粒也同时脱落,减轻皮肤异常色素沉着,使皮肤美白、细嫩。临床用于化学剥脱术,治疗如下疾病:①色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雀斑样痣和文身;②光老化性疾病,如日光性角化、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等;③皮肤皱纹;④其他,如痤疮、浅表瘢痕、酒渣鼻、皮脂腺增生和睑黄瘤等。杰森溶液含水杨酸14%。用于美容嫩肤。

3)其他

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

过氧化氢是无色、无臭的澄明液体。其释放的初生态氧有漂白、抑菌、杀菌、防腐、除臭及清洁作用。临床上用于皮肤增白,治疗黄褐斑和雀斑等色素沉着性疾病;也用于漂白牙齿、冲洗或湿敷创面、消毒或灭菌。本品涂在毛发部位,毛发会脱色而变黄。浓度过大时对皮肤黏膜有腐蚀性。

①过氧化氢水溶性软膏,基质为无水羊毛脂和聚乙二醇,含0.3%~0.6%的过氧化氢,外涂。②3%过氧化氢水溶液,外涂,只能涂于色素沉着处,10min后拭去。③3%?6%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用作消毒剂。④10%~25%过氧化氢溶液用作灭菌剂。

具有美白祛斑的中药

肤色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同时又与脏腑功能活动相连,增白润肤应结合体质,维持自然美。从肤色与五脏的关系进行调理,如心主赤,肝主青,脾主黄,肾主黑,肺主白。如因风邪作祟郁闭,或痰湿内生而致腠理不和,皮肤色泽失华,则驱邪,调和气血,润泽,除垢,增白;如肝肾不足,精血亏损,或内生痰浊滞,于肌肤均可致皮肤发黑或成斑点,或失去光泽,宜补肝益肾,养血补气,祛痰通络。

中医常采用内服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淡斑,如当归、丹参、桃仁、川弯等。也可采用外用敷贴的办法来淡斑。常用的具有美白嫩肤功效的中药有:白术、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珍珠、甘草、银杏叶、杏仁、薏苡仁、女贞子、白芍、阿胶、白僵蚕等。

白芷一美容上品

辛、温。人肺、脾、胃经。怯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皮肤瘙痒、润泽美白肌肤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指出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还是慈禧太后的驻颜宫廷秘方“玉容散”,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去面部黑斑。现代医学证明白芷对痤疮、黑头、粉刺都有一定的疗效,在美白祛斑,改善微循环,延缓皮肤衰老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效。另外,白芷还有美发、香身、健齿等功效,能制成驱脚气露、防晒露、白芷洗发香波等化妆品,其洗发香波或洗头膏可以防治头癣、头皮屑等疾患。内服可治疗各种头痛、皮肤瘙痒等,外用可美白肌肤。

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美白、祛斑面膜:薏仁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适量。将薏仁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人牛奶或蜂蜜适量拌匀。敷于面上约15min或黄褐斑患者。白芷有一股特殊香味,很容易长虫,注意保存。

白茯苓

甘、淡、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补气健脾、宁心安神、生发润肤的作用。常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腹胀水肿、心悸失眠1肾虚脱发等。古医家认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本草品汇精要》曰:“白茯等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等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乌发,延年益寿。

内服:煎汤或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①茯苓蜂蜜面膜。白茯苓粉15g、蜂蜜30g,将蜂蜜与获茶粉调成糊状即成。睡前敷脸,30min后用清水洗去即可。具有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黄褐斑的功效。②三白面膜。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将以上3种粉混合,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黏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30min。此款面膜具有柔嫩肌肤、美白润泽之功效。③银玉面膜。白芷粉5g、白茯苓粉5g、银耳汤适量,调成糊状即成。晚睡时用此面膜敷脸,连用1个月以上。具有营养皮肤,淡化色素斑的功效。④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获等各5g,甘草2.5g,水煎,温服。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如果嫌麻烦,还可以自制袋泡茶,取白术粉、白芍粉、白茯苓粉各g,甘草粉75g,混合均匀,装入30个小包中,每天取1包用沸水冲泡,当茶喝,茶末可用于敷脸。内服外敷,其效更佳。

白芨

苦、涩、微寒。人肝、肺、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清热袪风的功能。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用于咯血吐血,溃疡病出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①能淡斑护肤、增白洁肤、紧实收敛、消除皱纹,对黄褐斑、青春痘、面疱、面部细纹有明显的疗效。②白芨葡苷聚糖应用于化妆品中,具有上皮细胞修复和祛皱抗衰老功效。P-葡聚糖会引起纤维原细胞的活化,从而产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和血管生成因子(AF)对抗衰老起皱的皮肤。ECGF会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生成,从而改善皮肤外观,消除皱纹。

①内服:煎汤或人丸、散。②外用:研末撒或调敷。③白芨面膜。白芨粉10g、酿造白醋适量,将白芨粉用醋调后敷于患处,具有显著止痛消疮作用,用于久治不愈,或毒盛红肿热痛者。

珍珠

甘、咸、寒。人心、肝经。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解毒,收敛生肌,润肤祛斑。内服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白内障、美颜润肤等。外用治疮瘍溃破久不收口、黑斑等。①肌肤粗糙、皱纹增多、面色晦暗等早衰之症。本品为历代常用的美容抗衰老之品,多制成散剂定期内服。现已有以珍珠为主,辅以黄精、枸杞子等中药经提取制成的“复方珍珠口服液”,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能明显改善中老年人由于肾虚所引起的衰老症状。亦可将珍珠粉用牛奶调和后,每日敷面,或将珍珠提取液加人化妆品中外用,如人参珍珠美容霜、三七珍珠霜等,均能使皮肤白皙娇嫩,并有祛除色斑作用。②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多制成眼药膏或眼药水外用,如珍珠明目液。③牙齿黄黑、口舌生疮。多与青黛、冰片等制成散剂外用或擦牙。④热毒疮瘍、皮肤溃烂。本品有良好的收敛生肌、清热解毒之功,对多种疮疡肿痛、溃烂,尤为久溃、疮口不敛者疗效较好,如珍珠散、珠黄散等均为中医外科常用之品。⑤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人丸、散剂,0.3~1g/次,2~3次/天。②外用适量,研末干撒、吹喉或配入面膜剂中使用。珍珠粉等级很多,有海珠、河珠、还有蚌壳粉,内服最好选尚好的珍珠粉,外用一般等级即可。

当归

甘、辛、温。入肝、脾、心经。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润肤除斑。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体虚、血虚头痛、黄褐斑、老人斑等。

医学家对中国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中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进行了科学验证,从中筛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结果表明,当归的水溶液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很强,因而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收效良好,具有抗衰老和美容作用,有助于使人青春常驻。将当归添加到美容霜、祛斑霜中,以求得营养皮肤,防止皮肤粗糙,防治粉刺、黄褐斑、雀斑等作用,经观察无任何副作用。当归还能促进头发生长,用当归制成的护发素、洗发膏,能使头发柔软发亮,易于梳理。

当归内服可活血补血调经,使皮肤光泽红润,最适合妇女平时保养。外用敷脸可活血淡斑,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有光泽。①当归片、当归丸(浓缩丸)、当归流浸膏,以及水煎剂(用当归15g):用于血虚兼有游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选其一即可。②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6g,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用于气血虚弱者,症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眼花、舌淡苔白、脉虚细;或见阳浮外越、发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③相关成药有当归补血丸,当归补血口服液。

当归有活血作用,敷脸时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增白药在常见皮肤色素沉着病中的应用

雀斑与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影响美容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祛斑

雀斑(ephelidesfeckles),又称为雀儿斑、雀子等。常见于面部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严格地说,雀斑不能算皮肤疾病,有时仅来自遗传。一般在红色或金发碧眼的白色人种中较易发生,女性居多。

1)雀斑的临席表现

皮肤损伤为点状色素沉着斑,形状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形状,多为针头到米粒大,淡褐到褐黑色。常见数十个到上百个,呈点状分布。雀斑最常见于面部,特别是鼻和两颊,也有见于手背、颈、肩部者,但不发生于非暴露区。本病除有碍美容外,并无任何痛痒的感觉或其他影响。电镜观察显示,雀斑处黑素细胞与邻近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有明显质的差异,类似于黑色人种的黑素细胞,即比一般的要大些,有较强的多巴阳性反应和更多、更长的树枝状突,具有较多的黑色素,当暴露于日光下时,它形成黑素的速度较邻近正常皮肤要迅速得多。

雀斑通常在5岁以后出现,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女性由于雌激素的原因,长雀斑的人数也比男性多。每逢夏季日晒增多时,雀斑色泽加深,对美容影响较大。冬季虽然雀斑颜色浅些,但不会完全消失。据观察,雀斑较多的人色素痣发生率也较高。

2)中西医对雀斑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雀斑是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发生率较高。此外,暴晒或X射线、紫外线过多照射、甚至室内照明用的荧光灯也可促发雀斑并使其加剧。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经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阻滞不畅,心血不能到达皮肤颜面、营养肌肤,而皮肤中的代谢垃圾、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逐渐沉积形成了雀斑。

3)曰常防护

①预防雀斑,生活中尽量防晒、防止各种电离辐射。②面部斑点多的女性,特别要注意经期中的保养。在这段时期多吃些有助于排出子宫内瘀血的食物(如生姜、红糖等),帮助子宫的机能运转正常。③禁忌使用含有激素、铅、汞等有害物质的“速效法斑霜”,因为副作用太多。④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⑤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柠檬、称猴桃等。⑥注意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致新陈代谢缓慢,从而使皮肤黯然无光。⑦保持良好情绪。精神焕发则皮肤好,情绪不好则会有相反的作用。⑧注意饮食的搭配,含高感光物质的蔬莱,如芹菜、胡萝卜、香菜等,最好在晚餐食用,食用后不宜在强光下活动,以避免黑色素的沉着。

4)医药治疗

原则:一是脱色;二是防晒。

(1)内服药物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对雀斑的治疗有帮助。但需坚持服用2~3个月。

(2)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是皮肤色素沉着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雀斑数目较多者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外涂脱色剂:3%氢醌霜,或3%双氧水,或0.05%维甲酸霜,或10%尿素霜,或10%维生素C注射液,局部外涂,或用超声波导人,可使雀斑颜色变淡。也可小心涂抹3%乳酸溶液,每日1次,涂至脱屑程度为止。②采用化学剥脱:可由专业医师使用40%三氯醋酸点涂。③液氮冷冻:采用特别的针头将液氮喷雾到雀斑上使其剥脱。市售雀斑霜也可应用,但需注意可能发生接触性过敏。医院采用光子嫩肤、Q开关激光治疗、皮肤磨削术或磨削术加化学剥脱。

5)中医药治疗

(1)内服药物

①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为主,可试用生地15g,玄参15g,芦根15g,黄柏15g,知母15g,枸杞子10g,生甘草5g,泡茶喝。②成药验方:服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八味丸,4~6g/次,2次/日。③以活血化疲、养血益气、祛斑为治法。党参、黄芪、丹参、益母草各25g,当归、熟地、白芍各20g,川芎、白术、茯等、白僵蚕各15g,桃仁、白附子、红花各12g,白芨、白芷各9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日为1个周期,连续用药5个周期为1个疗程。

(2)外用药物

①以清热解毒、润肤祛斑为治法。选用绿豆25g、滑石粉10g、花粉6g、葛根4g、川芎3g、石莒蒲2g、冰片0.1g、白芷、白艾、白蔹、白茯苳各5g,白附子、白僵蚕各1.5g。以上诸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晚用鸡蛋清调涂于面部,待30min后以温水洗去。②桃花消斑法。采鲜桃花g,浸入mL60度高粱酒中,15天左右即可使用。内服法:每日睡前服3~5mL。外用法:用消毒棉涂桃花酒于斑处。③麦冬、白芨、白芷、白蒺藜、牵牛子等份研末,加水调勻外敷,1次/天。

黄褐斑

1)黄褐斑的临床表现

黄褐斑(chloasm^melasina)是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肝斑”。发病年龄中青年女性多,也可发生于男性。部位双颧部、鼻背、前额等面部暴露部位多发。皮肤损害特点为淡褐色或褐色斑,对称分布于颜面,多见于双颊、鼻部、口周、额部等处,相互融合成大片,边缘不整,境界清楚,日晒后加重。典型者以鼻部为中心,呈蝴蝶状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病病程较缓慢,会有反复的情况。常在春夏加重,秋冬季减轻。

2)中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1)西医认识内分泌失调、遗传、药物、化妆品、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局部微生态失调、机体系统病变、情绪波动等都是诱因。①内分泌失调。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有发生,特别多发于妊娠期2~5个月,分娩后来月经时即逐渐消失。研究发现妊娠期促使黑素细胞激素的分泌增多,黑素细胞的功能活跃。在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中,随着所服剂量及时间的不同,其发生率可达29%或更多,常于口服后1~20个月发生。现巳证明这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作用所致,雌激素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而孕激素促使黑素体转运和扩散。

②黄褐斑常伴发某些慢性病,特别是女性生殖器疾病、月经失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以及肝脏病、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内脏肿瘤等病患者中也常发生。推测与卵巢、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因素有关。③药物中乙炔雌二醇、氯丙嗪、苯妥英钠、四环素、磺胺类、灰黄霉素有可能引起黄褐斑。化妆品也可以诱发黄褐斑,这可能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有关,尤以劣质化妆品更为有害。

④紫外线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性黑素细胞分裂因素可使照射部位黑素细胞增殖。⑤生物体内存在内源性的自由基,为人体生化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它们的蓄积能对生物膜、核酸、胶原蛋白和生物酶等造成多种损伤。⑥微生态失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皮肤菌群的变化,致使产生黑素的细菌(微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数量增多。⑦黄褐斑还与情绪有关,易怒、抑郁、神经衰弱会加重黄褐斑。

(2)中医认识

①肝气郁结。凡忧患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②脾虚湿阴。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辛腻,致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不能润泽于颜观,故色如尘垢,萎暗不华。

③肾气亏损。因房劳过度,伤及肾精,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肤失所养,或肾阳不足,阴气弥散,肾之本色泛于颜面而成。④冲任失调。妊娠血已养胎,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总之,无论病由何因,病在何脏,最终的病理变化均是气血瘀滞,面失荣养。

3)曰常昉护

①避免日晒。②停用避孕药或镇静类药物,不可滥用化妆品(尤其是劣质化妆品)。③积极治疗与该病有关的慢性病。④面部的皮肤病应积极正确地治疗,不要滥用激素类药膏。⑤加强起居、精神的调养,切忌急躁气恼,保持愉悦的心情;睡眠充足,作息规律,避免过劳及忧虑。⑥合理膳食,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柠檬、柿子、胡萝卜、南瓜及水果蔬菜等。⑦黄褐斑的病因比较复杂,疗程长短不一,尤其患慢性病者病程较长,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4)西医用药

临床用药一是采用表皮色素剥脱剂、局部遮光剂和外用美白成分等;二是采用黑色素生成抑制类药物如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影响黑素的输送与消除黑素类、破坏黑素颗粒等。(1)内服药物

维生素C、维生素E、胱氨酸、复方丹参片等。严重或大片发生黄褐斑者应避免日光暴晒,可给维生素C静脉注射。有报道用谷胱甘肽mg(能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和维生素C0mg混合静脉注射,每周2次,对顽固病例取得显著疗效。

(2)外用药物

1,10%~20%壬二酸,对表皮型黄褐斑有效率达60%-80%,真皮型无效,特别对痤疮所致的色素沉着和孕妇黄褐斑有效且无副作用。

2,2%~4%的曲酸霜剂,长期使用无明显副作用,但脱色效果不如氢酿。3,3%~5%氢醌霜或0.%~0.1%维A酸类,并与遮光剂合用。常用3%的氢醌霜,持续使用数月往往有效,很少有副作用。

4,2%~5%双氧水外擦也可脱色,使用时要注意皮肤敏感性和3%以上浓度双氧水的烧灼性。5,SOD霜对黄褐斑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的熊果苷霜剂是一种安全而温和脱色剂。?1%-2%的维生素E霜,也可将维生素E胶丸刺破后涂于有斑处。

6,1%-2%的维生素E霜,也可将维生素E胶丸刺破后涂于有斑处。

7,15%沙棘乳剂,沙棘内含维生素C、维生素E、p-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抗衰老和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8,皮质激素。机理不明,有认为能阻断酪氨酸酶的活性。但是单独外用疗效不佳,最,好的疗法:氢酿+维甲酸+皮质激素外用(称为kilgman三合一疗法),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5)中医药治疗

中医中药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补肾、活血化疲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逍遥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

(1)内服药物

①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面部黄褐斑片多呈地图样,不均匀,伴月经不调,经前加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或伴胸胁闷胀,纳谷不馨,舌质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治则:疏肝理气,化瘀消斑。方药:服用逍遥散或舒肝冲剂。方剂:丹参15g,赤芍12g,柴胡、当归、泽兰、香附、丹皮各10g、川芎、桃仁、红花各6g,水煎服。②脾虚湿阻型。临床表现:面部淡褐斑片,斑色隐隐,边界不清,伴神疲乏力,饮食不佳,脘腹胀闷,或带下清稀,舌淡苔腻,脉弦滑。治则: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方药:服用人参健脾丸。方剂:黄芪20g,党参、丹参、山药各15g,当归、白芍、阿胶、白术、大枣各10g、川芎6g,水煎服。

③肾阴不足型。临床表现:面部深褐或黑褐,斑片如蝴蝶,边界尚清,伴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月经紊乱,五心烦热,舌质红,荅少,脉沉细。治则:滋水养阴,养血润肤。方药:六味地黄丸、太太口服液。方剂:珍珠母30g,白僵蚕、茵陈、夏枯草、六月雪、白茯苓、柴胡、生地、女贞子各12g,白菊花9g,炙甘草5g,水煎服。

(2)外用药物方法是将有淡斑效果的中药材粉碎后,调成糊状,敷面使用。

①配方1。玫瑰淡斑面膜

当归、桃仁、白芷、绿豆、白茯苓、白芨各等量,玫瑰精油3滴,玫瑰花水适量。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g,混合后装瓶备用。然后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人碗中,加玫瑰花水适量调勻。再加玫瑰精油3滴混勻。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勻涂于脸上,20-30min后洗净,每周2~3次。这组配方有活血淡斑,增白滋养的功效。当归、桃仁有促进细胞代谢,活血化瘀淡斑;白芷、绿豆、白茯苓、白芨有促进黑色素代谢,增白淡斑的作用;玫瑰精油活血淡斑、美白活肤;玫瑰花水有保湿活血亮肤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肤质的活肤美白保养,四季皆宜。尤其适合于暗沉、黑斑、萎黄的肤质。

②配方2。白芨、白僵蚕、白蒺藜各9g,白芷、皂角各3g,白附子、茯苓各1.5g,共研为末,每晚温水洗面后,将药末调成糊状敷于患处1~2h后揭去。③配方3。当归、桃仁、川芎、红花、沙参、羌活、防风各10g,细辛4g,制成流浸膏,每日2次外用,或用作倒膜底霜。

④配方4。柿叶霜:将柿叶研细为末,加人乳膏基质中,浓度为5%~10%,外用。

黑素细胞痣

发生于面部及全身的褐色或黑色的斑疹、丘疹、乳头状、疣状或结节状的皮损,有的自幼即生,有的中年而生。根据痣细胞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色素痣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采取手术切除。①突然增大;②颜色改变(变淡、黑、蓝、白);③炎症反应;④卫星状痣;④磨擦暴光部皮损;⑥美容需要。采用co2激光、冷冻、化学剥脱治疗,要求必须彻底,避免残留,以免造成刺激引起恶变。部分患者可采用Q开关激光治疗。

思考题

1,根据黑色素的形成与代谢过程,分析影响皮肤色斑形成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2,举出几种安全性高、使用广泛的预防与消除色斑的西药和中药,并指出使用的注意事项。









































北京医院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hbzz/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