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司徒冰
不少人认为西药有很多不良反应,不安全;而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用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是纯天然,安全无毒的,可以放心使用。特别是老广人,喜欢用各种中药煲汤、养生,中药的使用在老广人的生活中十分常见。
那么,较之西药,中药真的更安全吗?对此,广医三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司徒冰却说事实并非如此。她介绍,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特别是中药引起的肝损伤占药物性肝损害比例的20.04%-74.14%不等。
司徒冰称,中药和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的药品,而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是因为,任何的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中药使用不当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起肝脏毒性,导致肝损伤。因此,那种认为“中药安全无毒性”的观念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忽略中药的毒性。
而关于中药的使用,司徒冰对四种常见的中药使用误区进行了分析,而这些误区都可能引起肝损伤。
误区一:把中药当保健品司徒冰介绍,有许多人都觉得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所以经常买一堆中药“进补”,有些人明明身体健康,却把中药当保健品长期服用。
司徒主任说,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中医讲究“阴阳气血平衡”,缺什么才补什么。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身体有点虚,却分不清楚究竟是阴虚?阳虚?血虚?还是气虚?甚至明明身强力壮,偏要进补一下,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误区二:含中药的保健药可以随便吃市面上出售很多称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其中,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被开发成了各种“润肠、通便、排毒、瘦身”的保健品,称可以用于治疗慢性便秘、肥胖症等作用。不少人会选择服用这些保健品来达到美容瘦身的目的。
司徒冰称,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对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因为在中医中讲究辨证施用,像上述那类苦寒泻下药适用于急性实热性便秘,但却不适用于虚性病症患者、老年人、慢性便秘者,还可能引起黄疸等急性肝损伤。
另外,长期服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副作用,如肠道粘膜黑变病、免疫力低下,女性朋友还可能导致月经过多引起贫血、卵巢受损引起闭经。因此,含中药的保健品不代表就能随便吃,更不应该长期服用。
误区三:吃中药药量、服药时间可随意司徒冰说,临床有遇到一些患者,觉得中药是调理身体的,药量和服药时间可以随意,有些人会加大药量,或者多吃几天,以为这样效果会更好。
但这种做法同样非常不可取。她称,引起中药使用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有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毒性,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滴水尚可穿石,更何况肝脏本身特别敏感,脆弱,长时间或超量的药物代谢很容易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受到损害,从而加重病情。
误区四:轻信偏方、秘方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因为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很多偏方、秘方,不少老百姓对这些偏方、秘方很感兴趣,有些甚至宁可信偏方,也不听医生诊断。
司徒冰称,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民间流传的偏方秘方,大多含有损肝药物,但大多数人对此不能分辨,盲目使用,造成肝损伤。当然,偏方、秘方在个别身上能够发挥作用,但或许只是巧合,因此不建议人人都效仿。
觉得本文不错的,请点赞~
关心您的亲友,分享健康好文~
点击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