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过犹不及,其实在健康方面又何尝不是?比如说人体的肠道,如果肚子经常不舒服,大便泄泻时常往厕所跑,这也会令人尴尬;倘若经常不上厕所,大便秘结,这样也会让人烦恼。尤其是对于便秘,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是很重视,又往往会诱发诸多疑难杂症。
当人们对便秘开始重视的时候,往往很多人直接就使用泻药,但这样可能在一开始作用明显,但长期这么用可能导致后期失效。
“医院看便秘,虽然各种检查都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半年多来泻药却越吃越多,现在要每天10粒才可能排便,为此十分苦恼。一问原来老王自己买泻药帮助排便好几年了。
像老王这样并不太在意自己为什么会便秘的人很多,通常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便秘发作时就用开塞露或者泻药解决,但好过一阵后便秘还是会发生。
药物只是治疗便秘的一方面,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错误地使用刺激性泻药,便秘恐怕还是要继续发生,这方面的知识有必要科普一下:
泻药的种类非常多,各有优缺点,市面上常见的泻药有这几类:刺激性泻剂、高渗性泻剂、容积性泻剂,盐性轻泻剂,润滑剂等。
1、刺激性泻剂:
此类药物有果导、番泻叶、大黄碳酸氢钠(大黄苏打)等。它们刺激结肠蠕动,6~12h即有排便作用,但会产生腹痛、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
2、渗透性泻剂:
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异构化乳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具有温和的缓泻作用,起效较慢,软化大便,使之易于排出,可以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
3、盐性轻泻剂:
如硫酸镁,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会很快增加粪便中水分的含量,半小时后即可产生突发性水泻。此类泻剂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医院作为肠道准备使用不宜长期使用,对有粪便嵌塞者可灌肠排除粪便。有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含镁制剂。
4、容积性泻剂:
含有高分子的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有亲水和吸水膨胀的特点,可使粪便的水分及体积增加,促进结肠蠕动。此类泻剂更适宜用于糖尿病伴便秘或低渣饮食的老年人,不但通便,还能控制血脂、血糖,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慎用。
5、润滑剂:
液状石蜡(石蜡油)能软化粪便,可以口服或灌肠,是较温和的通便药,其作用主要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减少水分吸收,促进肠蠕动。这类药物缺点是口感差,作用弱,长期服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6、肠动力药: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神经递质,对慢性传输性便秘有效,如莫沙比利,西沙比利。但该药易引起心律失常,临床已不常用。替加色罗对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有效,特别用于已用过渗透性泻药和容积性泻药无效者。
刺激性泻药不宜长期使用
其实像老王这样长期服用番泻叶等刺激性泻药的人并不少,几天拉不出了,吃泻药后基本上是立竿见影,一下就通畅了。然而不注意生活习惯及饮食调整,过后常常还是一样,经常性地发生便秘,最后又去寻求泻药的帮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期靠刺激性泻药来缓解便秘会导致患者对泻药的依赖甚至失效。此时便秘患者一旦停用此类药物,便秘症状往往加重,因为长期使用会损害肠道内神经节导致更顽固的便秘。这样发展下去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发生,此类制剂通常含有蒽醌,长期摄取后在结肠黏膜下有黑色素沉积,形成所谓的结肠黑变病。
便秘查清病因,对症治疗才有效
美日清口服液是我们的生活中补充肠道益生菌的不二选择!与一般的益生菌制剂不同的是,美日清口服液不用考虑菌种存放过程中是否会被破坏,也不用考虑补充的菌群和身体原有的菌种发生冲突,直接在肠道中把原有的益生菌养起来。异构化乳糖是肠道有益菌群的养料,可以增值有益菌数量,促进肠道吸收消化,有利于机体提升免疫力,对肠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