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生殖功能障碍和糖脂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念是在近代才被人所认识,故典籍中没有相关的论述,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归属于“不孕”“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癥瘕”等范畴。现代中医对这一疾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先从认识卵巢开始。从现代医学的解剖讲,卵巢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为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其大小及形状随年龄增长而有改变。一般而言,左、右卵巢每月交替排出一成熟卵子。卵巢为实质器官,即卵巢不像胃、肠等器官内部是空腔状的。卵巢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其中皮质就是卵巢的主体,是由大小不等的各级发育卵泡、黄体及它们退化形成的残余结构及间质组织组成。
了解了正常状态下的卵巢,那么多囊卵巢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超声检查下,可以见到卵巢增大,一侧或双侧卵巢各有12个及以上大小不等的、且直径在2~9mm的囊性卵泡,呈车轮状排列,在图上看像项链一般,即“项链征”。
在图片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知道,多囊卵巢就是卵巢里有许多个未发育成熟的囊性卵泡,在这样的卵巢中无优势卵泡发育和排卵,卵巢功能失调,则女性正常的排卵和性激素的分泌就被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出现,这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起病于青春期,女性在初潮后逐渐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如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或表现为月经频发、经血淋漓不尽等,育龄期女性在想要生育的情况下发现不孕,或怀孕后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征表现也比较特别,概括为多毛、痤疮、黑棘皮、肥胖:多毛即毛发增粗增多,尤其以性毛表现明显,亦有部分患者出现脂溢性脱发;痤疮多表现为油脂分泌较多的油性皮肤及痤疮,以面部、背部较明显,甚至有患者面部痤疮久发多发、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巨大困扰;黑棘皮常见于阴唇、项背部、腋下、乳房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出现的对称性灰褐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质地柔软;肥胖多见腹部肥胖,体重指数BMI≥25。患者可表现为这四大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近年来也有无典型体征的患者。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与肾、脾、肝关系密切,起病于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关系密切,导致“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而发病。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可以说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看到的卵巢内多个未成熟囊泡,可以认为是属于中医所言“有形之邪”,一般而言指的就是痰湿、瘀血这些病理产物。本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以脏腑功能失调为本,痰浊、瘀血阻滞为标,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并根据不同时期确立不同治法,青春期重在调经,以调畅月经为先,恢复周期为根本;育龄期根据患者的诉求,以助孕为要。总的治则以补肾治其本,健脾理气化痰,疏肝解郁泻火,活血化瘀调经治其标,标本同治;若见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祛痰软坚、化瘀消癥之品治疗。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机为肾虚、痰凝、血瘀、肝郁、阴虚。患者多以肾虚为病之本,痰瘀交阻,心肝火旺为病之标。肾虚无力鼓动氤氲之气,则卵子发育迟缓,无优势卵泡;肾虚气血运行无力,瘀滞冲任胞宫,表现为卵泡胞膜厚,卵子不能排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又可引起痰湿,证见肥胖,白带量多;痰瘀化火,症见痤疮,多毛;痰瘀搏结,日久成瘕,故见卵巢增大。
1肾虚劳损中医认为“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故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盛,天癸不至,冲任失养,精血无从而生,血海难以充盈,导致闭经、月经稀少、不孕等症。又可分为肾精不足、肾阳虚弱两类证候。
①肾精不足:元阴亏虚,冲任气血乏源,无以下注胞宫。
②肾阳虚弱:气化不利,又可致水湿内停,或脾阳失于温煦,痰湿内生,或胞宫胞脉气血无以温运,而致瘀阻经脉,气血不能下注胞宫,故表现为一系列虚实夹杂的综合症状。因此,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可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致冲任气血瘀滞,阻碍卵子排出。
2瘀血内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月经不畅,或产后余血未尽,留滞成痰;或气虚不足,无力推动经血运行,脉络枯涩,因虚而痰。痰阻冲任,气血不能下注胞宫,以致闭经。
3痰湿阻滞素体肥胖或恣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脾气不健,运行失常,水精不能敷布,反成痰湿而留蓄体内,阻滞气机,影响经脉畅行,冲任不通,月事失调,或月经延后,或经闭不行,或成症瘕,乃至不孕。元?朱丹溪认为“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咨于酒食之人,经血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故素体肥胖或过食膏粱厚味,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经脉受阻,冲任气血受阻,血海不得以满盈,月经闭止或失调,痰湿凝聚,脂膜壅塞,肺气不宣,日渐体胖多毛,卵巢增大而致病。
4肝气郁结情怀不畅,或恼怒过度,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气机郁结,郁久化火,干扰冲任,血海不宁,月事不调,或难以受孕。
辩证论治
1肾阳虚痰湿证主证:头重昏蒙,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双下肢为甚,懒动乏力,面色偏暗,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不孕,性欲冷淡,事下清稀,小便频数,大便时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形体虚肥,双卵巢多囊性改变。
治法:温补肾阳,化痰泄浊。方药: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肾阴虚血瘀证主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咽干颧红,月经量少或闭经,或见月经先期,淋漓不尽,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黯,瘀斑,或舌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数。肥胖、黑棘皮、双卵巢多囊性改变,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抵抗。
治法:滋补肾阴,化瘀生新。方药: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合桃红四物汤。
3痰瘀互结证主证:形体肥胖,面色偏黯,毛发浓密,胸脘满闷,倦怠乏力,多懒动,头晕目眩,白带量多,闭经不孕,或月经量多,经期提前,少腹作痛,舌体胖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厚腻,脉沉细。
治法:燥湿化痰,化瘀泄浊。方药:苍附导痰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
4肝郁化火证主证:形壮体胖,面目红赤,痤疮丛生,烦躁易怒,头痛眩晕,胸胁胀痛,失眠多梦,口干口苦,闭经,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理气通瘀。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多囊卵巢综合征起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其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可能涉及的机制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涉及多系统的代谢紊乱,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故应重视一般治疗,平时应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体重下降10kg可减少胰岛素水平40%,减少睾酮水平3.5%,并有可能恢复排卵;同时调整饮食,避免服用高雄激素制剂或食品,饮食清淡,戒除烟酒;做到起居有节,心情舒畅,进行全身状态的调整和改善,以防继发糖尿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本文指导专家
精选文章1.老中医提醒:这种体质容易被结节、肿瘤盯上!
2.中医世家卢国华讲解:肾虚要怎样调养?
3.中医治疗失眠效果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