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疾病诊断

健康提醒肠道变黑只需要8周,三招

导读

常用“排毒”产品,可能让肠道“变黑”。排毒胶囊”“润肠茶”等产品,尤其受到女性青睐,它们的有效成分多为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泻剂。长期用这些产品,有一个说起来有点“吓人”的副作用——让肠道变黑,即“结肠黑变病”。

来源:生命时报(ID:LT)

一提到脸上长包、皮肤长斑、便秘,你会不会觉得身体里有“毒”,需要“排毒?”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排毒”?是吃“排毒”产品,还是自己吃药促进排便?

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这些表现可能是肠道“衰老”了,如果用错误方法“排毒”,还可能招来疾病,甚至让肠道“变黑”。

想知道常用的“排毒”方法对肠道有什么影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肠道状态。先跟着熊小知用一套题测测自己的“肠龄”吧。

测测你的肠道几岁了?下面的情况里,你符合几条?

1.吃饭时间不定2.蔬果摄取量少3.饮食精细,很少吃粗粮4.喜欢吃肉类5.常吃夜宵6.不用力就很难排便7.总觉得排便不净8.大便很硬很难排出9.大便形状是一颗颗的10.有时排便很软或腹泻11.排便的颜色变化12.排便时间不定13.常抽烟14.脸色常不佳,看着苍老15.肌肤粗糙或长痘等16.觉得运动量不足17.不易入睡18.经常感到压力19.早上经常慌张匆忙20.常熬夜、睡眠不足

一个也不符合,说明肠道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是理想的状态。

符合1~4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5岁,肠道年龄比实际年龄稍高一点,要注意肠道健康。

符合5~10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10岁,肠道已有老化情况,要注意饮食及作息正常。

符合11~15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20岁,肠道已老化并走下坡路,要彻底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符合16项或者更多,肠道年龄=实际年龄+30岁,肠道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医院挂消化科看看吧!

其中,第1~5题是饮食习惯评估。饮食没有节律会引起肠道分泌及运动功能失调,而过多摄入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会使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减慢,可能使其中的致癌废物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大癌变风险。

第6~12题是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评估。大便不规律容易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节律;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提示有便秘,便秘会使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有时便秘还提示肠道有梗阻;腹泻、大便颜色改变提示肠道炎症、功能紊乱甚至肿瘤的形成。

第13~20题是生活习惯及一般身体状态的评估。长期吸烟者,香烟内的尼古丁等多种致癌物会进入体内,可能诱发肿瘤;熬夜、压力大、紧张情绪会影响生物钟正常节律,并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肠道动力减弱,导致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生;面色不好,皮肤粗糙则往往提示肠道内废物蓄积太多。

“肠龄”偏大者,往往与排便问题有关,这可能使肠道中代谢废物(尤其是其中的有害物质)停留时间过长。这种情况,常被大家认为是肠道有“毒”,需要“排毒”。但可怕的是,很多人知道的肠道“排毒”方法,可能都是错的。

1

乱“排毒”,让肠道“退化”

常用“排毒”产品,可能让肠道“变黑”。排毒胶囊”“润肠茶”等产品,尤其受到女性青睐,它们的有效成分多为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泻剂。长期用这些产品,有一个说起来有点“吓人”的副作用——让肠道变黑,即“结肠黑变病”。这是一种色素沉着的表现,与肠道黏膜损伤有关。

有研究称,结肠黑变病是一种“癌前病变”,即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不一定会转变成癌症,但有一定相关性),虽然停用这类产品半年后多可好转或恢复,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合并其他不良生活和用药习惯,还是有癌变的可能。

北京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晓林曾提醒,连续服用市面上的排毒类产品超过八周,就可能让结肠产生黑变。长期服排毒产品者最好去做一下结肠镜,确定是否有这种症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相关产品。

乱吃泻药,肠道“变懒”

有人不用“排毒”产品,但一便秘就用果导片、开塞露等药物。这类药虽然能缓解便秘,但如果长期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减弱肠道功能。便秘者的肠道没有力气蠕动,在药物的刺激下被动蠕动,超负荷工作,不是身体自身正常的功能,一旦停药,过劳的肠道会迅速停摆,反而加重便秘,还可能引起药物依赖。

一便秘就认为是肠道问题,耽误真正的病

除了胃肠道问题,服用某些药物(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胃药,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心血管病用药),有肛肠病等疾病时,也可能引起便秘。如果长期便秘,自己服非处方药一段时间不能缓解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这些方法都不对,那怎么让肠道更健康呢?下面就告诉你几个实用的方法。

2

想“清肠”,三个方法能帮忙

1、杂粮和水果

膳食纤维如同肠道里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除了红豆、绿豆、荞麦等粗杂粮,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菌藻类食物同样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另外,根茎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如胡萝卜、红薯等。

苹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果胶,能延缓肠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另外,果胶可以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和生长。此外,分解后的果胶能抑制有害菌群生长,有助预防结肠癌。

2、坚持锻炼

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调节消化能力。

相反,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运动,可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建议每周锻炼3~4次。

3、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轻微便秘可通过适度运动、多喝水和饮食改善,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在改变生活方式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乳果糖等导泻药,必要时遵医嘱加用促胃动力药。

这些正确的肠道健康知识,比盲目服用肠道“排毒”产品安全得多,能不能让“肠龄”变年轻,全看你接下来的选择了。最后想来个互动:你还听过哪些难辨真假的肠道“排毒”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何丽:

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如何保持肠道健康?

来源:健康报

保持肠道健康,需要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最新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日摄入新鲜蔬菜为g,而水果仅有41g;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克蔬菜、~克水果的摄入量相差甚远。

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人的肠道是最“操劳”的器官之一。它一生要为人体处理大约70吨食物,约99%的营养和90%的毒素要在此吸收和排除,集人体“加油站”及“排污道”功能于一体。肠道堪称人体第二大脑,肠道不舒服会影响人的情绪。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人类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对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将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视为人体的一个“器官”。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肠道问题的产生,其中大肠癌已成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直肠癌的发病率率越来越高,病死率也跃居前列。

要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保持肠健康最简单也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平衡膳食,尤其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坚持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果。多项研究表明,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结构对保持身体健康,维护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居民的蔬菜水果摄入量低于膳食指南的推荐量,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果蔬。以奇异果(猕猴桃)为例,国外的《功能性食品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奇异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蛋白分解酶,除了能够促进结肠内的益生菌发酵,还具备益生元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便秘并保护肠道健康。

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

当然,养护肠道除了坚持平衡膳食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度的锻炼,因为运动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防止肠道功能的老化。二是保持愉悦的情绪,学会调控和驾驭自己的情绪,对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大有裨益。三是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有利于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百万好运基金,助力不孕家庭!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好运基金一周年庆典》活动详情

全省公益助孕,帮您圆孕育梦!

末页填写资料报名申请好运助孕基金!









































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jbzd/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