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葡萄种植朋友:
走访西昌克伦生葡萄园,发现有的果园滴水肥时间4个小时、有的3个小时、有的1个小时等,不知滴多长时间才合适?
并且发现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同样的水肥管理,不同的两个果园,长势完全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呢?
通过多家果园走访、调查、比较,结合多年的专业知识。总结出水肥要管理好,主要控制好水量,水和肥以安全的浓度,到达根系周围为核心。在西昌大部分葡萄种植朋友做不好这点,主要由三个因素导致的。
1.土壤比较硬,垄不平,滴水滴肥时不怎么往下渗,而大部分往沟里流,导致肥料利用率低。
2.土壤疏松,滴水滴肥时间长,大部分往下渗,肥料利用率低。稍微偏粘的土质,滴水的时间过长,出现沤根、烂根。
3.铺地膜不当,水分挥发能力差,导致土壤水分长期过湿,不利于生根。
1.土壤比较硬、垄不平,肥水流到沟里
2.西昌很多是这样的土质,滴水过长,沤根
3.结合果园的土质,合理的水肥管理
不同情况,水肥要这样管理1土壤比较硬,建议在开春前或采收葡萄以后给表层土疏松、起小高垄,垄要平和宽,滴肥水才能均匀、根系生长更良好,膨大期或上色期不建议松土,以免不小心锄断浅层根系,影响葡萄健康生长。
土壤硬,垄窄、垄不平,滴的水肥大部分往沟里流,肥料利用率极其低
开春前或采收果后,把垄整平、整宽,疏松表土,葡萄其它时期松土,一定要小心,不要锄掉浅层根。
2壤土、偏沙性土,滴水肥时,纵向扩散的速度要比横向的快,同样是偏疏松的土壤,不同质地,纵向、横向扩散能力都不一样,比如偏沙性土,往下渗的能力很强,在土壤中往周围扩散的能力较弱。所有不要看到别家果园每次滴水滴肥1个小时,也跟着滴这么长时间,不要盲目跟从。
要结合自己果园的土质、滴头的数量、单位时间滴头的出水量,来判断应该滴多长时间。比如正常用肥情况下(不烧根),我的葡萄园滴水滴肥40分钟时,这时用棍子或铲子,挖开滴头附近的土壤深大约30厘米左右(葡萄吸收营养的根系主要集中土壤深在2-30厘米),发现水(肥)已经湿润到这么深的土壤了,就基本可以停止滴水,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安全浓度的肥水到达根系那里,适量多次,这样根系才能高效的吸收营养。
控好时间
控制好滴水滴肥时间,不可过长也不要过短,使肥水到达根系周围。一般建议先滴水-再滴肥-再滴水(最后洗管子)
合理的水肥管理
滴水(肥)时间过长、水量大,土壤渗透性差,容易出现沤根;渗透性好的,漏肥。关键棚里温度高、水分挥发大,高温高湿,容易引发白粉病、白腐病、霜霉病等。
滴水时间过长,土壤渗水慢,葡萄根系发黑。
滴水时间长,土壤渗水快,肥料随水漏到根系下面,根系吸收不到。
千万不要说水干的快,就主观的认为多滴水好,这引发的问题很多。哪怕在高温天气,滴一次,水分很快就挥发干了,也不能一次滴很多水。我们有滴管设备,操作方便,合适的水量,高温情况下,哪怕隔2-3天滴一次也可以。还有不要看到地表干,就以为土壤缺水了,一定要挖土,取根系周围的土(大约10厘米左右)捏一捏,假如捏起来土壤松散了,土壤缺水,及时滴水(肥);假如捏起来有水渗出来或一团,手轻轻一拍不松散,土壤湿度大,不要滴水(肥);假如捏起来一团,手轻轻一拍就松散,土壤湿度适中,天气热,水分挥发量大,这种程度就可以滴水滴肥。
3铺地膜不合理,把葡萄茎基部也铺满了,偏粘的土质保水保能力强,水分挥发受抑制,土壤长期湿度大加上透气性差,不利于生根。其实不管偏沙性土还是偏粘性土,如果要铺地膜,建议茎基部中间不要铺满,留个10-20cm左右。
想要效果明显的根部肥料或者说施肥方案,必须先把水管理好,再谈施肥方案,否则再好的肥料也都是白搭。领悟:膨大期至上色期都要注重促根
---西安炬光生物携手西昌全力农业、稼友葡萄技术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