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你是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吗?如果说人的身体能够自我修复许多功能,而心理本身也会拥有一种内在的自愈力。
假如你输了自己的心态,还拿什么去拼搏人生。人生,所谓的强大,就是你能够管好自己的情绪。
1)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也不要为自己的错觉而埋单
自信心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一种本能,只有对自己有了自信,还有什么艰难困苦不能克服呢?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看到希望,眼里有亮光世界就是光明的。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你就完全可以超越自卑,内心世界才会无尘而澄净。
世界上的天才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的杰作。当你信心满满的时候,做什么事都会比较顺利,而如果你总是患得患失,困难和阻力就会增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在自卑的时候,也要找出乐观的力量。一旦有了对自己的自信心,什么困难都会变得渺小。
其实,人生的自卑只是一时的一个偶然事件的结果。你终究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场误会,在自卑中发现力量,增强信心,许多困难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你和你的梦想之间,只差一个自卑的距离。超越自卑,人生因此而不同。
有的时候,人就会被自己的错觉所骗。心理学家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他人的认知判断往往是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最后得出一个整体的形象。就像舆论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人们的内心深处总是认为,人的外表和性格存在某种必然的联。这其实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臆测,也是错觉出现的原因之一。
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错觉的失误就在于:它只抓住了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现象推及一般,以点带面,它把那些并无内在联系的性格和外表特征联系在一起,通过外貌特征断定内在一定存在某种特征。
由表及里,外表长得好,内心就好,反之,内心品质就是坏的。显然,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一个事物,人们往往看到它的多个表象,而对它的本质“视而不见”。其结果往往是,错觉把人的思维引向表象的殊途,而弱化了人们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善良的人们,一定注意不要被自己的错觉而骗了。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就是“心理修复力”。或者说叫自我恢复能力,也叫自愈能力。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变得更好。
自愈能力也就是身体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是人真正的内在的力量。练好内功心法,才能让你开心快乐。
一个人总会要面对生活的不幸,对于人生路上的困境,需要的自我疗愈,提升心理上的坚韧力,帮助自己走出人生的低谷。如此一来,就可以恢复对生活的热情,重新获得快乐的勇气。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不幸,难免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打击,让人的内心变得脆弱和敏感。
请不要让错觉左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一个心眼,多想想事物背后的真正面目。如果你非要去较真,怎么会有幸福可言呢?
一个人要用理智的头脑去看待事物,否则就会被错觉蒙住双眼,盲目地踏上那错误的路途,一路上踩的荆刺而不是鲜花。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生活中,不要被错觉遮住我们的双眼,进而迷失自己。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人,不应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丧失了自主判断的能力。当一个人递给你一支掺毒的烟时,你绝不要看到他友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为了利益引诱你吸毒的本质。
不让错觉遮住双眼,就要擦亮双眼摆脱“错觉妖雾”的迷茫。事实上,人们对眼前遇到的事物首先产生一种感性认识,它仅仅是事物的表象组合而成的。为了摆脱错觉,首先要将眼前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
生活中,上当受骗的许多人,都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以及对方的花言巧语,没有细细的分析和推敲,等事情过了才恍然大悟。如果到那时还有什么用呢?要想不被表象所迷惑,就得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强大的后盾,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遇事三思而后行,具备应有的分析判断能力,就不至于被不当爱骗。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物,请保持一份理性思维的能力,吃不准或不了解的东西,不要轻易去花钱购买。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原那个真实的自我。
2)输什么也不要输了自己的心情,也别丢失了真实的自我
有位哲人说过,“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恰恰是人类的高贵之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群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思想和看法常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社会潮流、历史原因以及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是环境的动物,离不开与人的相处。适当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对开拓一个的思维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丢失了自我,听之人云亦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独一无二的智慧,只能任由别人的思想牵着鼻子走。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虽然人们天生就有接受他人意见的开放心胸,但轻易接受建议是危险的。因为别人的意见再好,也终归是外界的一种看法而已,它无法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反而会成为别人理想的样子。这样一来,就会在无形中成为对方情绪、思想的傀儡。
从哲学上讲,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别人影子和陪衬。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和自尊,是一个人得到外力尊重和认可的基本条件。如果失去了自我,那么就无法得到尊重,最终会成在这个世界上沉沦。
如果一个人能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立场,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独特表现。因为人一旦失去思想独立,就会陷入惶惶不安之中,担心出现各种求知的困难和挫折。
长此以往,坏情绪便会如景随心侵占你的心灵,让你没有一个好心情。反之,若是思想独立,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那么心里必定会踏实。
一旦心情放松了,精神压力小的同时还能做到自信,情绪状态自然就会偏向乐观,脸上也就洋溢着笑容,充满新的朝气和自信。
人在很多时候,总会受到别人的看法和影响的干扰,往往会迷失自我。如果你能不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而是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许多新的创新思维就会变为现实。
实际上,在周围的那些反对的声音中,有些是无心者的嘲笑,有些是发自内心的告诫,有些甚至是人为对你的好意。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要盲目的听别人说的话,或者轻易去接受他们的观点,否则就很容易迷失自我,而成为人云亦云的傀儡。
其实,很多时候,真理并不是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中,多数人的意见并不是正确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也并不一定正确,反面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可是人们却听不进去。
如果自己有主见,不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你就会离成功不会太远。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就不要担心自己变成人们眼中的异类,更不要怕被当成傻瓜。
生活是复杂的,人的嘴是也很杂的。有些人很爱面子,常常生活在他人的嘴巴和眼睛中,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若是没有灵魂的活着,那又何谈快乐呢?
增强自信心也能帮助人们摆脱别人的看法。人越是自信就越自立,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如果自己发现你的魅力,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就不会过于受他人观点的影响。任何时候,别失去自我,你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尊自爱才能赢得尊重,也会赢得人生的成功。
3)别让你的内心过于恐惧,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得失
从古至今,生命的进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失败和痛苦。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当你还没有真正与问题接触,就将其无端放大,以致在内心产生恐惧,选择逃避现实,最终自己打败自己,而一事无成。
学者马尔登曾说过:“人们的不安和多变的心理,是现代生活多发的现象。”莫名的恐惧是人生命情感中最难解的症结之一,过于恐惧就会瞻前顾后,什么都想却不敢去做。而恐惧常常预示着某种不祥之事的来临,并加剧一个人内心的不安和烦躁,像云雾笼罩着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样。
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撕破恐惧的面纱,具备强大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也会顺利渡过难关,迎来柳暗花明的新场景。
一个人怎样才能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束缚心灵的枷锁,勇敢而又大胆地去面对它。困难,有时候就像是稻草人一样,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你突破恐惧的心理防线,勇敢去尝试,往往就会突破重围。
你想做些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害怕这个,担忧那个,否则就会被恐惧绑住手脚,到头来毫无作为。为了打破困局,你首先得去做,采取果断的行动,努力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著名将军巴顿曾经说过:若是勇敢便是没有恐惧,那么我从来不曾见过一个勇敢的人”。即使再勇敢的人,也有恐惧的时候,关键是你能恢复自信,迎难而上闯出一番新天地。
每个人的心中都埋着恐惧的种子,害怕和担心自己对身边的事物失去控制,也担忧生病、衰老,或者失去最珍爱的东西。须知,即使你内心的渴望得以实现,也不能有效降低那些恐惧感。
让自己变得有利,或者寻求外力的帮助。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自救,只有内心有了勇气,并付诸行动,才能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恐惧是因为心里没有安全感,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真的很无奈。
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应该摆脱恐惧的阴影,卸掉心灵的枷锁。年轻人更应该如此,要有战胜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的勇气,而不是逃避人生,更不能妄自菲薄。
恐惧对人类来说,仿佛是天生的弱点。恐惧是心里害怕,它更多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映射,因对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战胜恐惧的希望,让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这种本能,逐渐变成严重的心理阴影。
恐惧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会造成个人内心的痛苦与焦虑不安,而且还使人们失去对成功的信心和希望,这是一种负面联动效应,让人陷入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子中。恐惧是心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心病还需自身的心理暗示,自己就是自个的医生。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有人畏缩,得到的也会失去;有人勇敢,失去的也会得到。你要牢记,畏惧是人生路上一道深深的壕沟,跳过去了你就拥有了出路和希望。
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而人的恐惧也会在你的成长中如影随形。选择怎样的人生,取决于你如何与恐惧相处。任何时候,能够战胜内心恐惧的人,才会凭借强大的内心世界赢得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其实,你的心理是属正常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心,因为人的身体具有能够自我修复的功能,而心理也会拥有自愈的能力。别担心还未发生的事,一切都会向好,心儿向着远方,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图源网络若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