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便不属于医学概念。宿便理论借用和偷换中西医学概念和理论,并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专排宿便的产品实为刺激性泻药,久服对身体有危害。
“宿便”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因为翻遍教科书,并没有找到对它的定义。这样一来,就很难搞明白到底“宿便”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的粪便,也就是积存在体内尚未排出的粪便。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然后进入肠道,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进入结肠,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吸收,残渣开始聚集成形,才算开始形成粪便。所以,所谓的宿便,应该就是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的粪便了。
错误认识:
关于宿便,最耸人听闻的说法就是正常人体含有-6KG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11KG宿便,这个说法很是有问题。首先不说人体每天能吃进去的东西,就算全都不吸收,也不大可能有6KG之多。更要命的是,6KG的宿便是好大一坨,堆在肠子里,会导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向大脑报告需要排便,产生便意。除非你憋着,否则这些宿便也就基本都排出去了。便秘的患者,因为粪便在结肠停留的时间较长,粪便的水分更少,直观感觉上粪便的量相对较少。另外,因为粪便干硬,排便的时候费时费力,身心俱疲而已,并不大可能积存更多的粪便。
错误认识一: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这简直是在开玩笑,要知道,食物在运行到结肠被吸收水分之前,都是粥样的物质,和小肠绒毛充分接触,吸收养分。这条微博的作者大概天真地认为食物经过胃,在小肠里就都是粪便样的物质,所以会压迫小肠绒毛。
错误认识二:粪便发酵、胀气导致酸毒症。这样的说法就更搞笑了,如果说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就算酸毒症,那么随着食物进入肠腔的胃酸早就害死人了。事实上小肠中的肠液是碱性的,即使食物发酵产酸,也会被肠液迅速中和,根本不可能堆积酸性物质,更不可能进入血液搞出所谓的酸毒症。
错误认识三:宿便会改变腹部和脊柱形状,会让身材变形。这是在为身材不满意找理由吗?粪便并非如铁一样坚硬,而是柔软的食物残渣集合体。即使粪便碰到了脊柱,也会被脊柱给弄变形了,怎么可能压迫脊柱!反过来想,如果脊柱连粪便这样的柔软物质都能使之变形,那睡在席梦思上的人一晚上都要变成罗锅了。腹部肥胖是粪便堆积在腹部所致,更是无稽之谈。真正能在腹部看到胃肠被撑起来的形状,那叫做胃肠型,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而中年男性腹围增大,主要是脂肪堆积在腹部所致,和宿便一点关系都没有。
宣传宿便危害的人往往危言耸听,臆想出许多毫无根据的说法,而对可能的真实的危害却视而不见。
粪便积存在肠道里过久确实会产生一些问题。积存在肠道的粪便会随着水分被不断吸收而变得愈发干硬,产生便秘,导致排便费力,这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突然增加的腹压和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导致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晕厥。而排便不畅,同时也有可能造成肛门处的静脉发生曲张,导致痔疮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痔疮的患者,干硬的粪便还有可能划破痔疮上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
如何清理:
严格的按照医学知识的科学说法,应该是如何预防便秘,散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建议。长时间坐着,肠蠕动会减慢,不时的起身活动活动,有助于肠蠕动。多吃蔬果,无论是什么方法,也都是增加膳食纤维以促进肠蠕动的方式。至于酸奶+地瓜+苹果这一类的食品,从地瓜含有比较多的纤维素来看有增加肠蠕动、刺激肠胃排便的作用,食用之后可能会缓解便秘、增加排便次数。那种直接导致腹泻,将“马桶坐穿”的方法不应该推荐。还有一点,有便意时不要憋着,及时排便对于预防便秘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深信“宿便危害说”,而极端的采用泻药来排便,是很危险的事。泻药造成的腹泻会对肠道的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水分从肠道丢失、肠道大量分泌肠液等,虽然不是什么器质性的病变,但严重者可能造成水电酸碱紊乱、昏迷甚至生命危险。如果实在是觉得需要清洗肠道,医院洗胃灌肠。
危害
市面上常见的排宿便产品绝大多数都含有中西药的泻药成分,如芦荟、番泻叶等,虽然被标榜为天然产品,这些中药成分实为对结肠刺激性很强的泻药。
医院芳村分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延副主任中医师表示,进入21世纪后,对排便保健品形成严重依赖、导致病情加重的“二次便秘”患者越来越多。而侥幸便秘没有加重的人,却因此伤正气、损脾胃,轻者面黄肌瘦,重者变成习惯性腹泻,脾虚且不吃也拉肚子。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沙卫红教授表示,他们在给病人做肠镜时,经常发现一些病人肠壁上出现交错的黄黑斑,就像豹纹一样。只要一问,他们几乎都有服用减肥、通便保健品来排“宿便”的经历。由于通便保健品的代谢产物在肠壁上被吸收沉积,导致这种以前非常少见的“结肠黑变病”,有成为常见病的趋势。
所谓的“排毒清宿便”其实就是人为制造腹泻,通过化学刺激促进结肠蠕动,从而引起排便。这样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还可能损伤肠黏膜,导致结肠病变,甚至诱发结肠癌。
治疗便秘
按摩通便先用手指揉按脐上1厘米处的中脘穴,顺时针方向环绕50~次;再以手掌按揉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50~次;再以两手掌小指侧,由上向下推擦50~次;然后摆动腰部,顺时针方向50~次;最后双手插腰,提肛50~次以加强提肛肌张力。
每天早上或者晚上临睡前,将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按揉6次,然后逆时针按揉6次,坚持一段时间,便秘会有明显改变哦。而且这个方法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于消除小腹赘肉也是很有帮助的。
饮食治疗饮食应该增加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粗质蔬菜和水果,适量食用粗糙多渣的杂粮,如标准粉、糙米、山芋、绿豆、凉粉、薯类、玉米、燕麦片等;多食各种新鲜瓜果和蔬菜,尤其是西瓜、香蕉、梨、苹果、苦瓜、黄瓜、荸荠、白菜、芹菜、丝瓜、黄花菜等;适当吃一些富含油脂类的干果,如松子、芝麻、核桃仁、花生等;凉开水、蜂蜜等也有助于排便;少吃肉类和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蜂蜜:适宜肠燥便秘者食用。蜂蜜克,黑芝麻0克研碎,调和,蒸熟,每日2次当点心吃。
香蕉:清热、润肠、解毒,适宜热性便秘和习惯性肠燥便秘之人服食。生食,每日2~次,每次2支。
苹果:每日早、晚空腹吃苹果1~2个,治大便燥结,常吃有效。
桑椹:润肠,适宜体虚之人肠燥便秘,也适宜慢性血虚便秘者服食。新鲜黑桑椹挤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鲜桑椹克,绞汁,白砂糖克,先将白砂糖放入铝锅内,加水少许,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后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开水化服,连服1周。
甘蔗:功在清热、生津、润肠,适宜热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一酒盅,混匀,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松子仁:适宜慢性肠燥便秘者食用,有养颜、润肺、滑肠之功。可用松子仁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饭吃。或用松子仁~克,炒熟后捣烂,同白糖克,再加适量清水,—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却后装瓶内,每日早、晚空腹食用,开水冲饮。
胡桃:适宜大便燥结之人服食。用胡桃仁、黑芝麻各克,炒后共捣烂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许蜂蜜调服,既可补养身体,又治习惯性便秘。也可单用胡桃肉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
韭菜:可用新鲜韭菜,洗净,然后捣汁一杯,约0~50毫升,加15~20毫升黄酒,滚开水冲服。
萝卜:可用新鲜白萝卜克,洗净后绞取萝卜汁,然后兑入少量蜂蜜,空腹时1次服下,每日1次。尤其适宜欲便不得、腹中胀痛的气秘之人。
苋菜:清热利窍,民间多用苋菜炒食,治大便秘结干燥者。习惯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苋菜煮粥服食。
马铃薯:适宜习惯性便秘之人食用。将马铃薯洗净后切为薄片,放入搅拌机内搅成糊状,用消毒纱布绞汁,每早空腹及午饭前各服半玻璃杯。大部分人在服用2~4天后有效,个别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
芝麻: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黑芝麻炒同冬桑叶研为末,蜂蜜调和为丸,日服12~15克。
海蜇:清热、化痰、消积、润肠,适宜大便燥结者食用。以海蜇0克,荸荠4个,煎水服,除可用于慢性咳嗽、吐浓痰之外,对大便干结者亦宜。
菠菜:克,置沸水中烫约4分钟后捞出,用麻油调拌,早晚各食1次。有利五脏下气调中,有润肠通便之功。
药物通便
可以任选下面一种方法:①生大黄9克,煎汤服,每日1次;②玄明粉克,吞服,每日1次;③番泻叶6克(每日量),代茶泡服;④酚酞每片0.1克,每次1~2片;⑤开塞露灌肠。
“冷饮疗法”通便
定时定量饮服一些冷饮,如冷牛奶、冷开水、冷果汁、冷蜂蜜水、冷汽水等,可以刺激胃肠产生蠕动,促进肠道反射性收缩,有利于通便,尤以早晨起床后饮服为佳。
温馨提醒:为确保类似病患的生命安全,以上分享的病案中涉及到治疗手法或药方及用量,未经中医师辨证和指导,请切勿随意模仿。
医路漫漫,唯行者远
邀您共建美好身体档案
百家诊所大联盟
百家学术大交流
百家思想大碰撞
百家病案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