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常常出现慢性便秘,血液透析虽能够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透析人群仍然是便秘的高发人群,众多患者受到顽固性便秘的困扰,但是便秘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是“小毛病”,问题不大?更不会主动向透析室医生反映情况,老便秘真的是小毛病吗?便秘和血液透析有关吗?透析病人该怎样解决便秘问题呢?
一、慢性便秘的定义
慢性便秘患者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费时(超过10分钟)、每日排便量少(35g)。其诊断主要标准:病程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4时间里有排便困难;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块;1/4的时间中有排便不尽感;1/4的排便中有肛门直肠梗阻感;1/4的排便需要人工辅助如泻药、开塞露、手抠等;排便次数每周3次。不用泄剂时很少出现稀便。
二、血液透析患者是便秘高发人群的原因
1、药物的影响:透析患者常服用的某些药物如:含钙的磷结合剂、铁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其他可能较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剂、抗酸药(包括铝、镁),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均可能导致便秘等副作用。
2、透析患者必须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尤其少尿或无尿患者者更应严格限制水分及含钾的水果、蔬菜等食物的过量摄入,致使肠道内水分、纤维素不足,肠蠕动减弱,易发便秘。
3、血液透析过程中,在4小时的透析时间内要清除2-3天蓄积的毒素和体内过多的水负荷,由于大量水分被超滤,尤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者,超滤量过大,细胞外液急剧减少,会造成肠液减少,大便干结,特别当体重接近或低于干体重时,过度超滤不仅可致尿量减少,也可引起或加重便秘。
4、生活习惯的改变:每周2-3次的透析治疗会干扰部分患者作息规律及排便习惯,透析中出现便意时,由于环境所限,大多采用抑制便意的方法,未能及时排便,久之会增加或加重便秘发生。
5、此外,日常活动量少、长时间坐位及卧床等生活方式、老年以及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便秘情况。
三、透析患者便秘的危害:
大多数慢性便秘为功能性疾病,一般不会威胁到患者生命,慢性便秘常伴随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疲倦和头痛等症状,若持续进展,也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肛裂、直肠脱垂、粪便嵌顿、甚至肠梗阻等),大大降低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