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便秘对人们来说是微小疏忽且不被重视的,在医学不断发展和养生知识普及的今天,人们才逐步认识到这类疾病的出现并重视。有人说宿便在人体内可重达7到11千克左右,听着觉得好可怕,那末这个是真的吗?
三九养生堂
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肥胖是由于体内有太多“宿便”的堆积,只有排出“宿便”才能到达减肥的效果,但排“宿便”真的可以减肥、清肠毒、祛百病吗?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千克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千克的“宿便”?“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宿便”发酵、胀气会致使酸毒症?
在医学书籍中是找不到,“宿便”不属于医学概念。那“宿便”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肛肠科主任周教授给我们做了解释。
周教授说:这个词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洗肠机、肠清茶等广告而出现的。
关于“宿便”大概有两个传说
第一,是指长时间存留于大肠内,并附着于肠壁上的粪便,很难排出体外。这样,粪便内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无疑就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就得服用一些“灵丹妙药”,才能排出“宿便”。这是完全毛病的说法。
第二,“宿便”即肠管内长时间停滞淤积的陈腐大便。一般3—5日不解大便,而停留于肠管内的粪块叫“宿便”。这是对医学中便秘的症状或疾病概念的歧解。
“宿便”是什么?医师表示,正常人需要毫升以上容量的粪便刺激直肠,才会引发轻度便意,如果此时因条件不允许排便,便意会很快消失。当到达直肠腔内的粪便容量继续增加到毫升以上才会再次引发便意。
常常忍便的人,肠腔内容易出现粪便存留,如果粪便量不大,不会当时就引发排便感觉,也不会伤害人体,而会在下次排便时,与后面到达的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
有些患者由于长时间禁食、失水、体弱、疾病等缘由,肠蠕动特别慢,粪便中的水份被过早、过量吸收,在结肠中构成特别干硬的粪块,而难以向下推动、排出,有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轻度肠梗阻症状。
也有部份年老体弱、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因大量干硬粪便潴留在直肠腔无力排出,或用力后难以排出,这时候嵌塞在直肠腔的大量干硬粪块容易引发直肠黏膜的水肿、渗液,乃至糜烂,出现肛门不停流稀粪水乃至出血,而误作为“腹泻”“痢疾”或“痔疮”等医治。
这两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有“宿便”,但都是临床上的特例。即便有“宿便”,临床上也不常见。
关于“宿便”的5大不靠谱流言
流言1
1天以上未排出的粪便是“宿便”。
“宿便”被解释为肠腔内停留1天以上而未排出的粪便。但是,从粪便的构成进程来看,食品残渣停留在人的结肠需要1~3天才排出,这是正常的生理活动进程。
医学上有一种结肠传输功能检查法,先让患者一次服下20颗标记物,再每隔1天拍腹部平片,视察标记物的数量,若72小时能排出80%以上的标记物,则结肠传输功能正常。
从医学上来讲,粪便在结肠内停留1天以上,乃至3~7天以上,但只要正常排便,排便时无困难和痛苦,就完全不是问题,不会影响健康。
粪便在结肠内停留1天以上
流言2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千克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千克的“宿便”。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千克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千克的宿便”“人体肠道有11斤宿便。24小时不排便,肠菌成为坏菌大本营”……关于这些“宿便”的报导简直是耸人听闻,但真的是这样吗?
结肠黏膜一直在分泌粘液以润滑粪便,避免粪便粘附,而且结肠一直在进行着由上而下的横向蠕动、纵向的挤压运动、向下的整体推动运动,根本不可能有粪便粘附、停留在某处肠壁上。否则在结肠镜检查时,怎能轻易地通过服用的药物将肠道清洗得干干净净?
周教授也表示,正常人进食后,食品残渣在72小时后应当完全排出体外。以此推论,正常人大肠内存留的粪便有1至2千克仿佛还可理解。肥胖者的肠内容物不一定多于其他人。
便秘者的肠内容物可能多于正常人,但要到达7至11千克,也不是容易做到的。
流言3
排“宿便”的保健品能很好的改良肠道功能。
周教授表示,所谓“排宿便的保健品”,多含有大黄、番泻叶、芦荟、酚酞(果导片)等泻药。这一类泻药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物资,通过刺激肠壁的神经元而增进肠道蠕动,到达通便的目的。
这一类泻药,只可暂用,不可久用。长时间运用的话,第一个危害是使肠壁神经产生耐药性,药量必须逐步增加才能到达医治效果。
第二个危害是能致使大肠黏膜色彩的改变,从槟榔样花纹至黑褐色样改变,这在医学上叫“结肠黑变病”。
流言4
“宿便”会一直留在肠道内不动。
从消化进程来看,正常人体肠道内的粪便不会久长停留在肠腔内某处,而是逐步向下移动直至排出,根本就没有长时间停滞在肠道某处不动的“宿便”。
食品在完成大部分消化、吸收活动后,残渣进入盲肠和升结肠,这时候结肠腔的内容物呈稀糊状,在向下蠕动、被挤压、向下推动的进程中。
其中的水份被结直肠黏膜逐步吸收,肠内大量细菌进一步将其进行分解。食品残渣被推动到乙状结肠和直肠时,肠腔内容物通常已构成条状粪便。
当粪便被推动到直肠上段时,或人们在凌晨起立、下床活动、早餐后有生理性的结肠蠕动加快(医学上称之为胃-结肠反射),结肠会出现整体推动性收缩。
将已到达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的粪便向下推动,让人产生便意而去排便,所以大部分人的粪便是不会停留在结肠、直肠腔内的。
产生便意而去排便
粪便在大肠内长时间的潴留,过量的有害物质吸收可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而至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肛门排气多等现象。便秘病人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
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便秘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乃至猝死。但是,上述的便秘危害是渐进性的,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绝大多数便秘病人不会出现上述严重的情况。
饮食疗法是医治和预防各种便秘的基础方法。包括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一般要求每天的饮水在ml以上。
可以凌晨起来先饮用一杯凉开水(蜂蜜水更佳),喝完后立即如厕。即便没有便意,也应当在厕所坐5分钟,逐步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可提示便秘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难且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随腹胀,也应纳入便秘的范围。
便秘是指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
便秘时,常出现下腹膨胀,便意未尽,严重者出现食欲不振、头昏、无力等症状,这可能与粪便的局部机械作用引发神经反射有关。
1、性能性便秘
这是大肠或直肠的作用减弱,或总是忍住便意而引发的便秘。
2、器质性便秘
这是由于某种疾病致使肠管变细,或大肠长异物,使得大便难以通过肠管而引发的便秘。另外,也有因先天性大肠形状异常,而引发便秘的情况。
结语: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出现了便秘,其中包括老人、年青人、办公职员、司机、小孩等各个职业和各年龄阶段的人士都出现了便秘的症状。便秘啊,想拉却拉不出来的感觉真的是痛苦,找对方法很重要。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好北京白癜风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