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预防方法

肛肠科荣获ldquo曲靖市工人先锋号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建功立业,在曲靖市总工会近日举行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系列创建颁奖活动中,肛肠科被授予“曲靖市工人先锋号”。

一、团队实力雄厚,领先行业专科

曲靖市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经曲靖市人民政府批准于年1月正式成立,专科面积约㎡,共有医护人员32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年被评为“曲靖市肛肠病临床研究治疗中心”;年被评为“云南省中医名科”,成为云南省地州市唯一的中医名科;年被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结直肠癌”协作组及“便秘”协作组单位,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评为“名医工作室”,年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年在云南省率先成立盆底疾病诊疗中心,被欧洲生物反馈协会授予“欧洲生物反馈技术培训中心”;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中医肛肠病学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年被中山大学授予“云南省弹力线RPH微创新技术临床培训基地”,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授予“直肠癌流行病普查培训基地”,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授予“消痔灵技术推广应用云南省培训中心”,同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中医药中医肛肠病学临床重点学科”。

学术带头人王吉侯,主任医师,二级技术岗位,云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国家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云南省第三批及第四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珠源名医”、“云岭名医”。擅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在诊治肛肠盆底疾病方面较有专长,开展了肛肠盆底各种手术共计一万余例。

二、转化学术成果,推广医疗技术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学术研究结合基础研究,加快促进学术成果转化,推进创新医疗专科项目发展。一是,科室累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或参编相关专著多部,其中主编《肛肠疾病注射疗法》,该类技术在云南省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主持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五项:“扶阳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肠道SP、NO、VIP与ICC影响的实验研究”(年立项)、“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伤口水肿疼痛及肛门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年立项)、“王吉候教授从五脏辨治肛肠疾病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年立项)、“扶阳通便法对结肠黑变病上皮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年立项)、基于SP/NK-1R信号通路探讨姜夏止呕汤防治CINV的作用机制(年立项)。二是,先后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励共10项,其中四等奖1项、三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一等奖2项。如:“同期手术治疗痔-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此手术方式在国内最先开展,获曲靖市科研进步一等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该手术方式在曲靖市最先开展,获曲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研制中药专科制剂5种,如痔瘘手术后运用七叶硝矾洗剂外洗,已获专利认证、能减轻术后疼痛和水肿,促进伤口愈合;将中药做成酊剂用于痈疽疔疖余例;盐酸黄连素软膏,主要用于肛肠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目前正在研制黄连消炎止痛栓、养阴生肌膏、红油膏、白玉膏、扶阳通便口服液等中药制剂。

三、决战脱贫攻坚,帮扶基层医疗

在曲靖市卫建委、云南省肛肠盆底疾病专科联盟和曲靖市中医医疗集团共同领导下,曲靖市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不断提升健康扶贫工作上的思想政治站位,把思想认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上。一是,积极响应曲靖市卫建委健康普查政策号召,建立基层流动工作站,在曲靖市开展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陆良县芳华镇、三岔河镇、大莫古镇和麒麟区沿江乡四站调查,参与流调工作的医务人员共计50余人,累计为当地群众免费肛肠疾病筛查近余人,其中直乙肠镜检查余人,赠送药品余份,发放健康宣教手册1余册,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同时,中心积极培养科普骨干,现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骨干任职医师一名,并荣获年曲靖市第二届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及卫健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心系基层,累计义诊人数余人,举办基层肛肠疾病诊疗新进展培训班,针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代表余人教学,全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肛肠疾病诊治能力,得到基层医务人员一致好评。

四、争创文明城市,弘扬中医文化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市中医医疗集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心工作实际,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完成创文工作。医院开展的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为内容的6S管理比赛,并以综合第一的成绩获6S精益管理金奖。致力于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深化医疗服务内涵,培育优秀中医服务文化,用实际行动助力曲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五、致力医疗服务,建设智慧城市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市中医医疗集团号召,贯彻落实曲靖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推进会议精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全市疾病谱和市域外就医的重点病种,强化短板学科建设,重点解决县级医疗机构看不了、治不了的大病、重病、疑难杂症的问题,开展特需诊疗服务。一是,建成“曲靖市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以中西医结合发展理念为核心,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云南省中医肛肠病学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云南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中医肛肠病学)”、“云南省肛肠盆底疾病专科联盟”和“欧洲生物反馈协会培训中心”等特色优势资源,形成曲靖市肛肠盆底筛查、健康干预和综合治疗等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0人次,年中医特色治疗20万人次。二是,加强学术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云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在痔瘘裂等肛门疾病的治疗方面,先后开展了国内外最先进的PPH、TST、RPH、RPH-4等肛肠科微创技术,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开展结直肠癌、肛门外伤、直肠前突、直肠脱垂等高难度结直肠外科手术,手术水平在省内领先,每年约完成余例手术。同时在全国率先引进盆底功能磁刺激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先进盆底诊疗设备,整合浮针、针灸、中医扶阳理论等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盆底疾病诊疗工作。三是,曲靖市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细化专科,精准治疗。肛门疾病组对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优势病种治愈率达98%;结直肠外科组对直肠癌、肠梗阻、直肠脱垂、直肠阴道瘘、出口梗阻性便秘、肛门外伤、藏毛窦等结直肠外科诊疗水平在省内居于领先水平;盆底疾病康复组对便秘、特发性肛门直肠痛、盆腔疼痛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盆底疾病,采用国内外先进仪器配合中医诊疗技术综合治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炎症性肠病及内窥镜组对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疑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口服中药汤剂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六、跨越发展特色,争创一流专科

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医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一是,主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年TST技术培训班”、“年肛瘘诊治新技术学习班“、“年中西医结合诊治便秘学习班”、“年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癌学习班”、“年中西医结合诊治盆底疾病高峰论坛”、“年中西医结合诊疗直肠脱垂学习班”,“年多学科盆底疾病高峰论坛”,“年医慧珠源-第一期肛肠盆底疾病诊疗精品培训班”,邀请加拿大、澳大利亚及英国、南京、成都、北京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共有自省内外余学者参与交流。二是,牵头成立云南省肛肠盆底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包括:陕西、贵州、云南昆明、玉溪等拥有40余位肛肠科专家团队。三是,接收来自省内外如西安、安徽、成都、重庆、贵州、新疆;昆明、文山、红河、大理、德宏、玉溪等多地医护人员进修学习。专科成员先后受邀到昆明、大理、玉溪、楚雄、广州、浙江、山东、福建、甘肃、广西、四川、郑州、河南授课及学术交流30余次,将肛肠盆底领域新技术、新进展向全省、全国推广。

曲靖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肛肠盆底疾病诊疗中心

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

云南省中医临床重点学科

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

云南省中医名科

云南省中医肛肠病学继教医学教育基地

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医工作站

欧洲生物反馈协会培训中心(BFE)

直肠癌流行病普查培训基地

消痔灵技术推广应用云南省培训中心

云南省弹力线RPH微创新技术临床培训基地

编辑:张鹏

校对:杨宝杰吴礼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yfff/11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