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使排便的产品称为泻下产品,市面上常见的大黄、番泻叶、芦荟都属于此类。三者虽一致类别但各自又有不同,对于便秘,尤其是中老年便秘患者,该如何去判断与选择哪种孰优孰劣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1大黄:味苦,寒凉、归大肠经。大黄属强刺激性泻下物质。初期使用,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番泻叶甙和蒽醌类衍生物,使之增强大肠蠕动并使水分滞留在肠腔而促进排便。
大黄性燥,同时含有鞣质、没食子酸等物质,大剂量服用或久用,会破坏泻下的成分,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收敛成分,吸收大肠内的大量水分,大肠变得更加干燥,最后致使便秘越来越严重。
2番泻叶:味苦,寒凉、归大肠经。番泻叶强刺激性泻下物质。泻下通便作用与大黄相似,番泻叶甙由胃和小肠吸收,在体内转变成有效活性成分,经血液循环而达大肠,导致大肠推进性运动而致泻排便。番泻叶同样含有鞣质,容易引发继发性便秘,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并加重便秘,最后诱发器质性便秘。
3芦荟:味苦,寒凉、归大肠经。芦荟属温和性泻下物质。作用机制是通过芦荟甙抑制肠黏膜通道,减少肠壁重吸收水分功能,使肠腔内水份增加,肠道润滑,同时刺激肠肌内神经节,有效加强肠蠕动,推动大便排出。纵观古今中外的药典,都将芦荟作为一种治疗便秘的最佳药剂备受人们的青睐,在国外,芦荟也普遍用于便秘泻下,(大黄、番泻叶无记载)。在最新的国家食品药品名录中,芦荟既是药品,又是保健食品。其中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具有修复肠道的功效。
含大黄、番泻叶成分的产品,偶尔用于紧急性通便,持续使用不要超过7天。长期服用,会产生以下一些不良反应:
1.严重依赖性,用量会越来越大,甚至损伤肠道,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难以治疗的器质性便秘。
2.会使肠表面变成黑色而黑变病,这种改变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
3.破坏肠道生态内环境、改变肠腔内正常pH值。让肠道所分泌的大量水分丢失,肠道愈发干燥,出现脱水症状,加重便秘。
芦荟与大黄、番泻叶相比,泻下温和,药典记载有年通便历史,既是药品又是保健食品名录名单,芦荟甙润肠通便,芦荟多糖修护肠道。但是注意,单方芦荟容易导致腹泻,体质虚弱者、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过量食用,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选用时,可加入甘温的黄芪、党参等成分。黄芪、党参补气补力、生津、养血,性甘温,中和芦荟性凉。中老年人、体虚弱者选择含有黄芪成分产品更佳。
关于芦荟,请查阅我们前期的文章轻松学中药-芦荟
中医认为便秘尤其是慢性便秘、反复便秘者多为肠道干燥、肺气虚亏所致。老年人体质虚弱,不宜选用含有强刺激性致泻(大黄\番泻叶)物质产品,会越泄越虚,越虚越便秘。大黄、番泻叶且含有鞣质等收敛水分物质,久用会使肠道愈发干燥,便秘越来越严重。
香丹清三味成分缺一不可,老年人或气血不足的女性便秘患者,更能对症,其温和不伤身可长期服用。对付所有便秘症型均有效。
本文为广告,与本平台无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