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信息
相信每个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都多多少少会长有痣,这些痣会不会转化为恶性,现在用不用切除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尤其是听说过“痣会恶变”这一说法后,都担心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那么是所有的痣都会转变成恶性肿瘤吗?那么转变成恶性会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文章。
什么是痣?
痣在医学上称作痣细胞或黑素细胞痣,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圆顶或乳头样外观的或是有蒂的皮疹,临床上叫作皮内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痣是由产生色素的黑素细胞组成,因此许多痣呈现不同形状的棕色,甚至有些是皮肤色。很多痣开始是扁平的,后来逐渐隆起。在起初的20年内,它们会不断的生长,多数长得很慢,有的长到1cm左右或更大;有的也会长得非常大,并且长出毛发。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有很大的痣,有的人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痣。皮肤白皙的人更常见到痣。
9岁男孩,脚底板有一颗大黑痣。出生时就有,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大,而且边缘不规则,颜色深浅不一致。医生建议:比较大,建议来检查一下吧!什么是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源于皮肤,粘膜,眼和中枢神经系统色素沉着区域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并非所以的痣都会恶变,多数恶性黑素瘤起源于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一部分起源于色素痣。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
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女,70岁,左胸上部深色突出,形状不规则,最大直径0.5厘米。不知什么时候长出来的,知道已有几年,今年好像比去年略大了。医生建议:医院检查一下哦!常受磨擦部位黑痣,最易出现恶变
就中国人而言,身体一些常受磨擦的部位,长的黑痣最易发生恶变,比如脖子,因为衣领常会有磨擦;还有腰部,腰带经常勒着这些地方;再有手掌、脚底,也是平常受到磨擦较多,而且力量较大的地方。另外,手指甲或脚指甲下面长的黑痣,也比较危险,因为指甲生长也会对其形成挤压磨擦。
其实,黑痣不仅生长在人体表皮,还能生长在人体内部,只要有血液供应的地方都可以,平常它们作为一种良性的黑色素瘤,对人并没什么威胁,但是生长于牙龈,眼睛的视网膜后,就可能由于咀嚼、眼动等的磨擦,刺激它而发生恶变。不过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女,56岁,痣在背部内衣扣位置,有大半年时间,大概2毫米,有点凸出,有点痒。医生建议:表面疣状,不一定是痣,医院检查一下为好。普通黑痣发生恶变会有征兆
黑痣出现恶变时,往往有些症状,比如从颜色上看,原来是黑的,突然变得蓝亮亮的,或者是变成棕色;从形态上看,正常黑痣边缘一般都是椭圆形的,突然变成剧齿状,不整齐了;从人的感觉上讲,黑痣突然变得又痛又痒,或者说破了,渗出了一些液体,出血结痂了。这些种种表现,都有可能是黑痣出现癌变的前奏。
18岁,痣出生就有,随着年纪增长大起来。医生建议:形状不太规整,来医院检查更保险。大小黑痣应与癌症区分
每个人身上都长有大小不等的黑痣,而其中有些黑痣则可能与癌症挂上关系,演变成恶性程度很高的黑色素瘤。因两者不易区分,即便是医生也容易出现误诊误治。
很多恶性黑色素瘤在早期恶变的过程中是有一些异常表现的,我们把它归纳为ABCDE法则。普通黑痣与恶性黑色素瘤就不难鉴别了。
所谓“ABCDE”代表5种象征,即不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隆起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5种象征如下:A.非对称(Asymmetry)色素痣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Border-irregularity)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
C.颜色改变(Color-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恶性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色、棕色、棕黑色、蓝色、粉色、黑色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直径(Diameter)色素斑直径大于5~6mm或色素斑长大时要注意。通常比普通痣要大:要留心直径大于5mm的色素痣。直径大于1cm的色素痣最好做切除活检。
E.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的恶性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
除了ABCDE法则外,生长速度往往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一些多年没有变化的色素痣几周或几个月内发生显著增大的;另外,本来色素痣上一直长有毛发的突然脱落了,或者破溃了不易愈合的也要考虑恶变的可能。
此外,发痒、按压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别注意,这类黑痣如果继续发展很可能出现溃疡性病变,刺痛或灼痛也会更明显,其周围还会出现卫星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此时说明病情已进展到晚期。需要强调的是结构不良的痣与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区分,仅凭肉眼观察是很难鉴别的,对怀疑病灶应及时进行活检以获得病理确诊。
女,50岁,后背右肩下,前几天痒,抓破结痂了。医生建议:有炎症的痣,医院检查。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化疗以及免疫靶向治疗等。
一期患者平均能活到五年以上。但如发现较晚,则往往预后较差,大多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只能存活1~2年,不过近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已使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进一步延长。
怎样预防
少用物理或化学的刺激物长期刺激色素痣,更不能用刀割、盐腌等进行局部刺激,因为长期而反复的不良刺激是正常色素痣恶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现问医院,专业检查。
近期我科收治的2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图片:
▲第一足趾黑色素瘤
▲示指黑色素瘤
温馨提醒:发现可医院诊治!
END
关爱您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姓名:赵维彦,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从事糖尿病足及周围神经的诊断治疗10余年。
公共荣誉:国际保肢学会常委,中国糖足联盟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再植再造组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东三省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吉林省显微外科分会委员;吉林省组织再生重建修复学会理事;吉林市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市优秀青年科技评审专家;吉林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医师协会“金牌讲师”。
科室带头人:赵世伟,主任医师、硕士,医院手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总论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吉林省显微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手外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市手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吉林市司法鉴定委员会成员。撰写论文30余篇,国家级杂志发表10余篇,科研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研科研3项。
医院手足外科创建于年10月。是吉林市重点专科、吉林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外科系统硕士生授予点、吉林地区手足外科治疗中心,优玛吉林国际伤口治疗师学校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学会中国创面修复建设培育基地、东北地区黑色素瘤治疗联盟。附设吉林省卫生厅整形外科重点研究室及吉林市手外科研究所。科室开展断指(肢)再植成活率已达到95%,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十指离断再植完全存活及断耳再植在吉林省内均属首例。科室现有床位50张,年手术量余例。医生1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9人,职称分别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护士18人。
年成立吉林市首家糖足及慢创中心,填补吉林市慢创治疗的空白,对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患者实行规范化的治疗。科室多项国内首创的新技术被纳入医疗规范,在国家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有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
手足外科以四肢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及皮肤缺损、糖尿病足等慢性创面为治疗对象,以显微外科技术作为治疗手段,已成熟开展各类手外科、足踝外科手术,诊疗范围包括:
(1)断肢(指)再植
(2)特殊部位再植(耳、阴茎、头皮)
(3)拇(手)指再造
(4)成人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
(5)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6)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7)四肢周围神经卡压症的诊治
(8)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9)四肢肌腱血管损伤的修复
(10)四肢皮肤缺损的修
(11)手足部畸形的矫治
(12)手足部肿物的主要诊治
(13)各类复杂手外伤的修复
(14)尿毒症造瘘术
(15)痛风石的外科治疗
(16)糖尿病足显微外科治疗
(17)压力性损伤(压疮)
(18)血管性溃疡(动静脉病变引起)
(19)创伤性溃疡
(20)术后慢性难愈合伤口
(21)其它医源性伤口(肿瘤放化疗溃疡)等
请让更多人看到!欢迎分享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