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果穗上水渍,变黑,这是什么病呀!怎么治呀!
这是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信息。根据他描述的情况以及他分享的图片,可以确定这是葡萄穗轴褐枯病的典型特征,是葡萄花期的一种重要病害。
我们都说,花期很重要,做好管理更重要。花序的多少,好坏,直接决定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花期管理的好,开花坐果好,产量肯定没得说,如果管理不到位,大量落花落果,产量自然也不会高。
已经发病的穗轴
它主要危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幼穗的分支,穗轴上会产生水泡过一样的斑点,然后慢慢变成褐色,并逐渐枯死,用不了多久就会干枯,变成黑褐色。随着落花落果,发病轻的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40%以上,不管是对葡萄的产量还是品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受葡萄穗轴褐枯病侵害的穗轴和幼果
葡萄穗轴褐枯病:
首先侵害葡萄幼穗,幼果也会受到侵害。刚发病时,可以看到幼穗的分枝穗轴上出现淡褐色水泡过一样的斑点,潮湿时,斑点慢慢扩散变大,然后整个穗轴都会变褐,坏死,用不了几天就会失水干枯,花穗从分枝那折断。
幼果发病后,表面出现褐色圆形斑点,但是这些斑点并不会深入到果肉里,只是存在在表皮上,果实慢慢长大,这些斑点也会继续扩大,并开裂,果实外观会受到比较大影响。
葡萄穗轴褐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结果母枝和土壤里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天,温度,湿度条件合适时,开始活动,并借助风雨传播到花穗上。虽然它的发病时间比较短,只集中在花期前后到幼果期,但是一旦发病常会导致落花落果。
特别是开花期间,低温,多雨,湿度高的情况下,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除此之外,不同品种之间抗病性也差异较大,特别是巨峰,发病率很高。
老龄树发病较重;地势低,积水严重,湿度大,发病也比较重;修剪不及时,架面郁闭,果园通风,透光不好,发病也比较严重;管理粗放,树势弱,抵抗力差也容易发病。
受害严重的穗轴
简单了解了葡萄穗轴褐枯病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治的问题了,主要还是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来综合进行,目的还是改善果园环境,减低湿度,减少病菌,增强葡萄树抗病能力,以及消灭病菌,减少再次扩散。
及时修剪,保持通风,降低湿度
1、早在新建葡萄园时,就一定要避免果园建设在低洼地区,以免果园积水,湿度大,引发各种喜欢高湿环境的病害;生长期间,适时修剪,保持合理的枝条数量,及时抹芽,摘心,这样可以减轻架面郁闭,增强通风透光;另外,距离地面40厘米的高度,架面不要留枝条,保持果园内空气流通,降低果园湿度。
2、根据葡萄的需肥特性,做好基肥和追肥工作,特别是秋施基肥工作,不仅要重视,还要做好,如果秋季没来得及施肥,到了春天一定要补上。日常施肥时,合理配置氮磷钾的比例,不要施用太多的氮肥,不然植株容易徒长,抗病性就会降低;多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葡萄抗病能力。
及时施肥,增强葡萄抵抗力
3、干旱时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滴灌或者喷灌方式,保持水分合理,避免果园湿度过大;空闲时,可以提前修建排水沟,方便大量降雨或者雨季后能迅速排出多余的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另外,如果设施内湿度比较大,通过通风不能很好降低时,也可以用嘧霉胺或腐霉利烟剂熏烟。
4、重视清园工作,不要觉得麻烦,清园做得好,后期的病虫害自然也就少。果园内的枯枝,烂叶,杂草,老树皮,尽量全部清除出园外,集中烧毁或者深埋,减少越冬病菌数量。
采用滴灌,减低果园湿度
5、葡萄穗轴褐枯病属于生长前期的病害,喷药防治的有效时期在:抽出果穗到果实膨大之前,果农需要抓住潜伏期,早期用药非常关键。如花前10~15天新梢7~8叶期、花前2~3天、见花后6~7天(大棚8~9天)都是比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时期。特别是结果母枝,要重点对待,尽可能多的杀死越冬病菌。
抓住最佳时期,及时用药
总结: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快而且蔓延快,一旦发病常常导致大量落花落果,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在花芽萌动时通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的配方消灭病菌,降低数量;抓住花序分离期这个关键时期,及时用药,控制病情蔓延,减轻落花落果。在葡萄生长期内,还要注意避免园内湿度过大,及时施肥,补充营养,增强树体抵抗力,做好清园工作,减少病菌为害。
大丰收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g*1瓶
点击图片,立即带走
满叶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g*1瓶点击图片,立即带走点击“阅读原文”,0元领农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