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排毒”?是吃“排毒”产品,还是自己吃药促进排便?
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这些表现可能是肠道“衰老”了,如果用错误方法“排毒”,还可能招来疾病,甚至让肠道“变黑”。
想知道常用的“排毒”方法对肠道有什么影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肠道状态。先用一套题测测自己的“肠龄”吧。
测测你的肠道几岁了,以下符合几条?1.吃饭时间不定2.蔬果摄取量少3.饮食精细,很少吃粗粮4.喜欢吃肉类5.常吃夜宵6.不用力就很难排便7.总觉得排便不净8.大便很硬很难排出9.大便形状是一颗颗的10.有时排便很软或腹泻11.排便的颜色变化12.排便时间不定13.常抽烟14.脸色常不佳,看着苍老15.肌肤粗糙或长痘等16.觉得运动量不足17.不易入睡18.经常感到压力19.早上经常慌张匆忙20.常熬夜、睡眠不足
一个也不符合,说明肠道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是理想的状态。
符合1~4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5岁,肠道年龄比实际年龄稍高一点,要注意肠道健康。
符合5~10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10岁,肠道已有老化情况,要注意饮食及作息正常
符合11~15项,肠道年龄=实际年龄+20岁,肠道已老化并走下坡路,要彻底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符合16项或者更多,肠道年龄=实际年龄+30岁,肠道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医院挂消化科看看吧!
第1~5题是饮食习惯评估。饮食没有节律会引起肠道分泌及运动功能失调,而过多摄入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会使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减慢,可能使其中的致癌废物与肠结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大癌变风险。
第6~12题是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评估。大便不规律容易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节律;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提示有便秘,便秘会使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有时便秘还提示肠道有梗阻;腹泻、大便颜色改变提示肠道炎症、功能紊乱甚至肿瘤的形成。
第13~20题是生活习惯及一般身体状态的评估。长期吸烟者,香烟内的尼古丁等多种致癌物会进入体内,可能诱发肿瘤;熬夜、压力大、紧张情绪会影响生物钟正常节律,并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肠道动力减弱,导致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生;面色不好,皮肤粗糙则往往提示肠道内废物蓄积太多。
乱”排毒“,让肠道”退化”排毒胶囊”、“润肠茶”等产品,尤其受到女性青睐,它们的有效成分多为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泻剂。长期用这些产品,有一个说起来有点“吓人”的副作用——让肠道变黑,即“结肠黑变病”。这是一种色素沉着的表现,与肠道黏膜损伤有关。
乱吃泻药,肠道“变懒”有人不用“排毒”产品,但一便秘就用果导片、开塞露等药物。这类药虽然能缓解便秘,但如果长期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减弱肠道功能。便秘者的肠道没有力气蠕动,在药物的刺激下被动蠕动,超负荷工作,不是身体自身正常的功能,一旦停药,过劳的肠道会迅速停摆,反而加重便秘,还可能引起药物依赖。
一便秘就认为是肠道问题,耽误真正的病胃肠道问题,服用某些药物(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胃药,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心血管病用药),有肛肠病等疾病时,也可能引起便秘。如果长期便秘,自己服非处方药一段时间不能缓解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想“清肠”,三个方法能帮忙杂粮和水果
膳食纤维如同肠道里的“清洁工”,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除了红豆、绿豆、荞麦等粗杂粮,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菌藻类食物同样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另外,根茎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如胡萝卜、红薯等。苹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果胶,能延缓肠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另外,果胶可以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和生长。此外,分解后的果胶能抑制有害菌群生长,有助预防结肠癌。
坚持锻炼
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调节消化能力。相反,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运动,可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建议每周锻炼3~4次。
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轻微便秘可通过适度运动、多喝水和饮食改善,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在改变生活方式效果不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乳果糖等导泻药,必要时遵医嘱加用促胃动力药。
食物卡到喉咙该怎么办救了100万人的方涵曦三款产品婴儿针补水排毒红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