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便秘的困扰
也有不少药物广告称
可以清肠排毒
官渡的胡女士
就是吃了十几年的清肠“药”
结果出大事啦~
54岁的胡女士万万没有想到
自己每天帮肠子排毒
反倒成了“黑心肠”
前几天
医院门诊就诊
肠镜检查显示
大肠呈蛇皮样改变,伴有肠息肉
诊断:大肠黑变病
门诊部主任龚道华医生说:
“她的整条大肠内壁全黑了,
肠镜就像在煤窖里穿行一样!”
而病因正是她长期吃的各类通便药(茶),比如:番泻叶、大黄、肠清茶等等。而长期服用泻药会加重便秘,大肠黑变还会增加罹患结肠癌的风险。
大肠黑变病又称大肠色素沉着症,是黑色或者棕褐色色素颗粒沉积在结肠粘膜固有层所致。该病为良性、可逆性、非炎症性疾病,结肠远端多见,亦可累及全部结肠。本病的发生与长期便秘和服用含色素的泻药有很大关系。
胡女士自述,十年前就有便秘的毛病,长期3~5天才解大便一次。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听人介绍说肠清茶不错,就尝试着泡茶喝了一段时间,通便效果显著。后来由于费用原因又听人说用大黄泡水喝效果也不错,从此,胡女士便在尝试各类通便药的路上越走越远。
“起初效果是特别明显,只要坚持吃(喝)基本上每天都会解大便。”听说只要大便通畅,就能排毒,皮肤也会越来越好,胡女士很庆幸找到了“永葆青春”的法宝,并逐渐有成为治疗便秘“专家”的趋势。
可好景不长,她发现每种通便“药”都只能起效一段时间,时间一长就需要靠不断加量来保持药效,有的半年、有的一年不等,之后会慢慢变得不再起效。
这次来就诊时已经有半个月未解大便了,并且腹胀难忍,以前的通便办法都没用,为此每次吃饭都只敢吃一点点甚至不吃。
门诊部主任龚道华描述了在肠镜室看到的一幕:胡女士原本应该光泽红润的大肠内壁上,布满了豹纹黑斑,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跟蛇皮一样绵延整条肠道(人的大肠长约1~1.2米)。
龚道华主任告诉胡女士:这是典型的大肠黑变病,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即可导致!像胡女士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类似的病人在消化内科很常见。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吃泻药减肥的;为了使皮肤更好而吃清肠排毒类保健品的,不胜枚举。
一般来说,连续服用蒽醌类泻药2~3年就足以导致大肠黑变病,这类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合并肠道息肉、结肠炎时可伴有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很多都是在行结肠镜检查时无意中发现。
01
关于蒽醌类药物…
龚主任说,蒽醌类化合物既可人工合成又存在于大自然中,中药里常见的有大黄、番泻叶、麻仁丸、牛黄解毒丸、决明子、芦荟等等。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通便、减肥或排毒养颜产品中绝大多数含有上述成分,主要刺激大肠蠕动起到催泻的作用。
含有这类成分药物(保健品)若长期服用,会造成肠道的受体敏感性下降,使分泌肠液的能力和肠道蠕动力减弱,便秘会越来越严重,并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同时,肠粘膜的巨噬细胞还会吸收色素,使肠道变黑。
02
关于治疗…
大肠黑变病并非不可逆,通过停药和系统治疗是可以让大肠恢复如初的,但是此病和由此加重的便秘确实很难被治愈。在此提醒便秘的朋友,切记不要随意服用通便药(茶),最好的治疗便秘的办法是饮食调理,再在医生指导下辅助用药。
03
关于预防…
1、注意饮食调理。平时饮食要规律,不偏食挑食,多吃果蔬,多喝白开水,保持大便通畅。
2、重视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快。戒怒少思,心胸开阔,防病于未然。
3、发现有结肠黑变后,每隔半年或一年行结肠镜复查,警惕发生癌变。
本文作者:龚道华
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临床工作28年,先后医院医院进修。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胃肠病、糖尿病、肾病等内科疾病。在疑难病及危重病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评为“常德市名老中医”。
咨询电话
—
图文:龚道华
编辑:伍云丽
初审:陈知音
终审:杨海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