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流行排毒、清肠,但是也要注意,适当排毒能够养生,但要是过度了,小心结肠黑变病。这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下吧。
随着肠镜的普遍,很多患者检查后被告知肠道粘膜变黑色,诊断结肠黑变病,这种疾病到底有多大危害性?又是怎么产生的?是否可以治愈?今天给大家谈谈——结肠黑变病。
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
结肠黑变病病因是什么:
结肠黑变病无遗传性,常见于老年人,至今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结肠黑变病的病因目前也不确定,现在认为和这样几种因素有关。
首先是便秘,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太长,肠道就会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
其次是含有葸醌类物质的泻剂,这类物质破坏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凋亡,大量凋亡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色素沉着;
还可能是是与金属元素及矿物质的摄入有关。
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表现:
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
结肠黑变病怎么诊断:
诊断结肠黑变病,主要是借助内镜及病理组织检查。在内镜观察下,可以发现黏膜内有褐色或黑色的颗粒状色素沉着,病变可累及一个或几个肠段,甚至会在全部结肠内发生。在内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就可以确诊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会癌变么:
虽然结肠肿瘤与结肠黑变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结肠黑变病患者较正常人并发息肉、腺瘤的几率要大。结肠息肉、腺瘤属于癌前病变,尤其是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发生癌变的风险较高。故结肠黑变病成为癌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结肠黑变病的早期预防、治疗,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结肠黑变病怎么治疗:
对结肠黑变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认为,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因此,建议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以及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缓解便秘,可减少结肠黑变病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定期的医疗随访复查,以便及时早期发现息肉、腺瘤及结肠癌。
结肠黑变病的预后:
因为结肠黑变病的色素沉着是良性的,可逆的,所以预后一般较好。但是结肠黑变病多伴发结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症,为避免这些症状,请一定记得定期复查,治疗伴发症。记住喔,拉不出就用泻药,会形成依赖,问题会更严重、更难解决,而且会吃黑肠子,带来隐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