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老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增龄增加。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15%~20%,84岁及以上可达20.0%~37.3%,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80%,慢性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慢性便秘的危害
01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常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因便秘排便时费时费力,腹压增高、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
02
精神心理障碍
长期便秘可导致患者坐立不安,精神萎靡,甚至失眠、焦虑、抑郁,头痛头晕,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降低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腹部胀满,厌食恶心,皮肤粗糙
03
便秘会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可引起口干、口臭、口舌生疮,食欲不振;便秘者粪便长期滞留于肠道内,有害物质被吸收后部分通过皮肤排除,引起皮肤的血循环障碍而产生座疮、肌肤粗糙、黄褐斑、暗疮等,女性便秘还会诱发痛经。
04
营养吸收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
能量供给不足,导致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05
诱发肛裂,加重痔疮
便秘者排便用力屏气,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瘀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一静脉瘘,最后形成痔;原有痔疮者,则会因便秘而加重。
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06
肠腔内产生过多毒素,毒素不能及时排除,引起粪便溃疡、直肠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癌症。
07
引起结肠黑变病
长期便秘及经常应用蒽醌类泻药者,易发生结肠黑变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如何处理慢性便秘
1
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
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25g/d),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可溶性纤维比例较高的食物细滑、口感较好,还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底物,具有益生元性质,对老年人尤为合适。鲜、嫩的蔬菜瓜果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应成为慢性便秘老年人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足够的水分摄人
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ml为宜,每次50~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3
合理运动
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
4
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与患者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
5
药物治疗
容积性泻药是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代表药物如聚卡波非钙。聚卡波非钙在肠道形成亲水性凝胶,参与粪便形成,使粪便膨松柔软易于排出,该药在消化道不被吸收,长期使用安全,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参考文献
1、《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
2、《老年人便秘的危害分析及护理》
3、《便秘的危害及防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