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治疗方法

细说肠化会癌变吗如何治疗和复查

很多患者一看到胃镜活检病理报告“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度萎缩伴轻度肠化”等字眼,就十分害怕,好像一定会得癌症。其实这样的精神焦虑紧张,恐惧害怕,乱用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那么,肠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要癌变了?该如何治疗?一.什么是肠化?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所取代了。二.不是所有的肠化都会癌变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简称为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老年人更为多见。肠上皮化生常常合并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统计,胃粘膜肠化生的发生率10%-23.6%,癌变的概率在3-5%。三.哪种肠化容易癌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胃粘膜尚可痊愈或部分恢复,而在肠上皮化生阶段才根除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是无法或者很难逆转的。小肠型化生见于各种良性胃病,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且化生随炎症发展而加重,与胃癌关系不大。而大肠型化生或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较低,但在肠型胃癌旁黏膜中检出率较高,说明该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肠化生患者进行定期胃镜随访,即可防患于未然,对于急于逆转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中医药治疗,效果也比较乐观。四.查出肠化了需不需要治疗?对于中、重度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或大肠型化生应高度重视,密切随访,建议每6~12个月随访一次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一旦进展为不典型增生,才建议手术或者镜下干预治疗。五.查出肠化了该怎么治疗?大量研究表明:经过适当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进展。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缩可得到逆转,但胃黏膜萎缩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逆转点,超过该点就难以逆转;肠化生似乎难以逆转,但可以延缓、阻止肿瘤的发生。一般肠上皮化生都是和萎缩性胃炎相伴相行,若萎缩性胃炎治疗后好转,肠化生的现象也会随着减少。消除胃黏膜损害因素①根除HP感染,可以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进展,甚或能够逆转。②控制胃酸,如:H2受体阻止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适宜于高胃酸病人。但长期大剂量制酸治疗,反而会加重胃黏膜的萎缩。③控制和改善胆汁反流,适用于胆汁返流性胃炎。④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度;适量补充叶酸,可以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组织状态,而减少胃癌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zlff/1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