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治疗方法

上火了,就吃清火药

生活中,常有“上火”的说法,随之而来的是用“清火药”“灭火”,真的应该如此吗?

这个流言是假的!

论证

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上火”这个词似乎总是被用来概括一些症状不严重、找不到病因但又很让人烦恼的疾病,例如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而有了“上火”的概念,自然也就有与之相配的“清火药”,相当一部分打着“清火”旗号的药物频频出现在电视广告之中,并凭借着这一概念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不过,“上火”了,这些“清火药”真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吗?实则不然。

先弄清“上火”背后啥原因

前面的叙述早已提到了,“上火”只是民间的一个概括性称谓,在医学上实际是找不到“上火”这种病的。那么各种各样的“上火”症状,又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归为以下几类——

病毒感染:这也许是“上火”症状最常见的原因了,只要你的免疫力并没有受其他影响(如免疫抑制疗法)而低迷,有不少病毒感染就会仅仅呈现出轻微症状。例如唇边或口角的小水疱,就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口唇疱疹;儿童患上的口腔溃疡,也有一部分是疱疹病毒感染;以声音嘶哑、咽痛、咳嗽等表现为主的咽炎,或是单纯表现为声音嘶哑的喉炎,则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至于颇具名气、偶尔会被归为“上火”的面瘫,它在医学上叫做贝尔麻痹,也是病毒捣的鬼。

情绪因素:众所周知,情绪的好坏一样会影响身体,甚至与疾病的发生有关。在压力过大且较为焦虑的状态下,人的免疫系统也可能会受到微弱影响,从而导致一些较轻微的疾病。口腔溃疡就是这类疾病中的一种。

功能障碍:诸如便秘、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被不少人归类为“上火”,而在医学上,这些症状则更多被归于消化道的功能障碍,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或是肠易激综合征(IBS)。消化道的功能障碍同样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像食物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都是潜在的原因。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属于特发,也就是找不到明显原因。

“清火药”真的是最佳选择?

既然“上火”的原因可以被归纳为上述几种情况,那么广告中所宣传的各种“清火药”、“常润茶”等“清火”产品,是否能治疗这几种情况呢?答案是,有时会有效,但绝对不会是最佳选择。

对于病毒感染或情绪因素引起的“上火”,“清火药”自然起不到任何作用,毕竟它们既不能起到抗病毒作用,也对免疫系统造成不了什么影响,更何况有些病毒感染往往不需要药物治疗。不过有些针对口腔溃疡或咽炎的产品中会含有薄荷成分,可能会适度缓解相关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清火药”中含有雄黄、朱砂等重金属或有毒元素成分,或是成分中有含马兜铃酸草药(如马兜铃、细辛),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马兜铃酸肾病(由含马兜铃酸草药所引起的严重肾损害)等情况。

至于消化道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清火药”或是“常润茶”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们所含的成分(大黄、番泻叶等)含有蒽醌类物质,可以起到轻泻剂的作用,从而缓解相应症状。然而,蒽醌类轻泻剂长期服用会导致结肠黑变病,该病会大大增加患上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只能作为短期疗法,不能长期应用。

其实有更安全可行的选择

其实对于很多情况引起的“上火”症状,早已有了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或缓解相关症状。当然如果觉得症状较为严重,及时就医以排除各种严重疾病还是很有必要的。

病毒感染:如果已经被医生确诊为HSV引起的口唇疱疹或口腔溃疡,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可以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假如病情并没有严重到需要就医,也可以用阿昔洛韦乳膏(非处方药物)涂抹在疱疹周围,同样有很好效果。抗病毒治疗对贝尔麻痹(面瘫)无效,该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激素来治疗。对不明原因引起的口腔溃疡,局部用的激素制剂(如意可贴)效果较好。当然,很多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不用药也是完全可以的。

功能障碍:腹痛、腹胀等由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可以通过服用促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非处方的抗酸药物(碳酸钙、奥美拉唑等)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除此之外的药物(乳酸菌素、益生菌等)并没有显示任何治疗效果,不推荐应用。短期的便秘症状可以通过轻泻剂(前面提到的“清火药”在短期使用下也是可以的,但更安全的选择有比沙可啶、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来缓解,调整饮食结构也会有一定效果。如果便秘持续存在,及时就医很有必要,这是为了方便排除各种可能导致长期便秘的严重情况,并方便医生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zlff/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