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治疗方法

药安全百姓用药指南七十七不同人群便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便秘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而泻药则是促进粪便排出的药物。当便秘发生时,能否求助于药物呢?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等特殊人群,怎样用药才合理呢?

  老年人 要先停用致便秘药

  老年人治疗便秘,首先应尽量停用导致便秘的药物,并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粪便嵌塞者,应首先用清洁灌肠或用液体石蜡等直肠给药清除嵌塞的粪便。对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和能够饮用足量水的患者,可以首选口服容积性泻剂。若症状持续,可以考虑改用聚乙二醇和乳果糖。若症状仍不能缓解,可以考虑使用缓泻剂合并灌肠剂或益生菌。对于严重患者,也可以短期适量使用刺激性泻剂以缓解症状。

  对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容积性泻剂、盐类渗透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若合并心功能不全,则应避免服用盐类渗透性泻剂。也可根据病因选择一些适合的中成药(如便通胶囊、六味安消胶囊等)。

  儿童 须配合习惯训练

  治疗儿童便秘应首先强调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排便习惯训练、合理饮食、足量饮水、增加活动量及心理行为治疗。排便习惯训练宜在3岁以上的患儿中进行,鼓励患儿在餐后如厕5~10分钟。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温盐水灌肠。清除嵌塞的粪便后可服用泻剂。根据病因可选择一些适合剂量的中成药(如四磨汤口服液),常用药物还包括益生菌制剂,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能增加大便次数及软化大便。

  孕妇 容积性泻剂最安全

  孕妇便秘很常见,有些是在孕期出现,也有一些是在孕期加重。孕妇便秘的药物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安全性非常重要。容积性泻剂是孕妇最安全的泻剂。但这些药物起效较慢,不适合用于急性症状的缓解,且禁用于粪便嵌塞的患者。渗透性泻剂中的乳果糖和聚乙二醇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美国胃肠病协会推荐聚乙二醇作为孕妇便秘的首选治疗药物。

  盐类泻剂可引起产妇钠潴留,应慎用。矿物油在理论上可以影响母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蒽醌类泻剂中的丹蒽醌与先天性畸形有关,番泻叶可进入乳汁,蓖麻油可引起子宫收缩,因此这些药应避免使用。

特别提示

泻药最好睡前服

  一般泻药口服6~8小时后开始起效,故应在睡前服用,次晨或早餐后排便。腹痛患者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不能应用泻药。若用泻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肠中毒素,则不宜使用蓖麻油之类的油制品泻药,因为油类泻药不但不能排除脂溶性的毒素,反而会增加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链接

盘点各种常用泻药

  容积性泻剂(膨松剂)此类药物在肠道不被吸收,通过吸水后增加大便容积及肠内渗透压,起到导泻作用。包括含纤维素和欧车前的各种制剂、麦麸、玉米麸皮、魔芋粉、琼脂、甲基纤维素等。可作为轻症便秘长期治疗的手段。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

  渗透性泻剂此类药物在肠内吸收水分,同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山梨醇、甘露醇和盐类泻剂。聚乙二醇对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均很安全,也可用于痔疮术后等患者。乳果糖可引起胃肠胀气。山梨醇、甘露醇仅在快速清洁肠道时应用,如结肠镜检查时。盐类渗透性泻剂主要包括硫酸镁、氢氧化镁和氧化镁,其导泻作用迅速、强烈,常用于肠镜或手术前的肠道清洁。

  刺激性泻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强结肠动力,从而促进排便。包括蒽醌类药物,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双苯甲烷类如酚酞、比沙可啶、蓖麻油等。此类药物导泻作用快、效力强,但长期应用可引起水样泻、腹痛、水电解质紊乱、变态反应和肝毒性反应、结肠黑变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润滑性泻剂此类药物可软化粪便、润滑肠壁。主要包括液体石蜡、甘油、蜂蜜、食用油以及多库酯类药物等。吞咽困难的患者慎用液体石蜡,以免发生误吸。妊娠、月经期、腹痛、恶心呕吐者禁用。甘油制剂,如开塞露,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主要适用于有便秘高风险和严重动力问题的老年患者。

  促动力剂及5-HT4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促进排便。这些药物主要适用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硬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有益菌,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蠕动,缩短结肠传输时间,还能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

转自健康报









































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的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zlff/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