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从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中学到了一个新词——“宿便”,并且被告知,很多疾病是“宿便”引起的,清除了“宿便”人体才能健康。可翻遍教科书,也找不到对这个词的定义。可见“宿便”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积存在体内时间过长的粪便。
排“宿便”,清肠毒,美容养颜,祛痘减肥,祛百病……一时间,这些广告用语似乎成为日常保健的常识,成为养生一族追逐的潮流。更有商家称,肥胖者的身体内“宿便”积存多达10多公斤,只有排出“宿便”,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有那么神奇吗?“宿便”是什么?权威专家为你揭开“宿便危害说”的面纱。
《求证》专家:周建华
长医院肛肠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什么是“宿便”?
周建华:“宿便”一词,在医学书籍中是找不到的,但这个词造的挺像真事儿。这个词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洗肠机、肠清茶等广告而出现的。关于“宿便”大概有两个传说:
第一,是指长期存留于大肠内,并附着于肠壁上的粪便,很难排出体外。这样,粪便内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无疑就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就得服用一些“灵丹妙药”,才能排出“宿便”。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第二,“宿便”即肠管内长期停滞淤积的陈旧大便。一般3—5日不解大便,而停留于肠管内的粪块叫“宿便”。这是对医学中便秘的症状或疾病概念的歧解。
“宿便”是便秘吗?
周建华:从字面上看,“宿便”就是在肠道中留存时间长的粪便。
便秘,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是一种疾病。包括三个方面:
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
排便困难,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肛门坠胀、便不尽感或者需用手法帮助排便;
7天内排便少于2至3次。
由此可见,“宿便”与便秘不是一回事。
正常人体含有3至6公斤的“宿便”,肥胖便秘者体内有7至11公斤的“宿便”。
周建华:我查了一些资料,还没有看到有谁做过这样的统计工作。正常人进食后,食物残渣在72小时后应该完全排出体外。以此推论,正常人大肠内存留的粪便有1至2公斤似乎还可理解。肥胖者的肠内容物不一定多于其他人。便秘者的肠内容物可能多于正常人,但要达到7至11公斤,也不是容易做到的。
“宿便”会压迫小肠绒毛的活力和弹性,宿便发酵、胀气会导致酸毒症。
周建华:小肠内是没有粪便的,所以,不存在压迫小肠绒毛的问题。便秘可使粪便内的有害物质被肠道吸收入血,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但不会有酸毒症。
排“宿便”的保健品能很好地改善肠道功能。
周建华:所谓“排宿便的保健品”,多含有大黄、番泻叶、芦荟、酚酞(果导片)等泻药。这一类泻药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物质,通过刺激肠壁的神经元而促进肠道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这一类泻药,只可暂用,不可久用。长期应用的话,第一个危害是使肠壁神经产生耐药性,药量必须逐渐增加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我见过一个便秘患者,因长期使用果导片,来就诊时,一次口服20片果导片都没效果。第二个危害是能导致大肠黏膜颜色的改变,从槟榔样花纹至黑褐色样改变,这在医学上叫“结肠黑变病”。
便秘有哪些危害?
周建华:长期便秘可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相关的。如:
粪便在大肠内长时间的潴留,过量的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至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肛门排气多等现象;
临床工作中常发现,便秘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猝死;
对大脑功能的影响:长期便秘,粪便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长期便秘与结肠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研究发现,便秘病人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
但是,上述的便秘危害是渐进性的,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而且,便秘的病人,往往是时好时坏。所以,绝大多数便秘病人不会出现上述严重的情况。过度的宣传便秘的危害,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三招缓解便秘
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治疗和预防各种便秘的基础方法。包括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一般要求每天的饮水在ml以上。
良好习惯:首先应放弃已有的不良习惯,如:人为抑制便意,排便时看书、看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