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医院的内镜中心来了一位做肠镜的女病人,三十来岁,因为腹部有点疼痛来看医生。肠镜进入她体内探查不到一分钟,医生就发现了异常:原本清晰透亮的检查设备屏幕,突然变得黑漆漆一片,再仔细一看,屏幕之所以变黑,是因为这位病人的肠道壁是黑乎乎的。
医院消化一科主任医师王志勇介绍,正常的肠镜进去以后,肠壁黏膜应该是红润的,光泽也比较好,但这个病人做肠镜,我们看到其肠道壁漆黑一片,像进入那个煤矿地道里面,正常黏膜看不到。
这是正常的肠镜检查影像,肠道黏膜红润有光泽,而这位女病人的肠道里面一片漆黑,几乎看不清黏膜了。仔细询问病史后医生了解到,这位女病人比较爱美,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长期在吃减肥药,已经有一年多了,而导致她肠子变黑的罪魁祸首正是减肥药。
医生说,减肥药里有一些中药成分主要是蒽醌类药物,比如大黄、芦荟、番泻叶,这些蒽醌类药物里面含有脂褐素,或者说是黑色素。病人长时间服用减肥药以后,这种黑色素或者叫做脂褐素,会在肠黏膜沉积,所以黏膜表现为黑色。
在临床上,这种病叫做结肠黑变病,以结肠黏膜的黑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病人的外在表现则包括腹胀、便秘以及下腹部隐痛等。过去,结肠黑变病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因为老年群体的便秘问题高发,服用泻药的频率比较高,但是近两年来,临床发现年轻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女性有增多的趋势,而且,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服用减肥药。
需要提醒的是,结肠黑变病可不只是肠道颜色变黑这么简单。结肠黑变病患者的息肉发病率要比普通人群高出高几倍,而结肠息肉,包括腺瘤,本身属于癌前期病变,有部分可能会发展成结肠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