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部位:巩膜、三叉神经分布区;且不对称
多数呈斑片样,少数呈斑点样,大小不等,多数呈10cm甚至更大
一般表现为青色、棕色、蓝色、黑色
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不凸起于皮肤表面,但是随年龄增大会隆起
年龄越大,面积和颜色也会逐渐加大加深
太田痣案列图:
治疗方法:调Q激光类设备为首选
2.伊藤痣发病部位:发生在肩峰三角肌、上肢近端,斑片样
浅褐色、蓝色、青色、青黑色;
与发病年龄、性别、家族史、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色斑无变化。
伊藤痣案例图:
治疗方法:同太田痣
3.颧部褐青色痣发病部位:颧部;
临床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偶发于眼睑、鼻翼。
形状:圆形或椭圆;直径:1-5mm;数量:10——20个
颜色: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褐色
发病年龄:16——40岁
随年龄增大色斑颜色缓慢加重,多数合并炎症后色素沉着
颧部褐青色痣案例图:
治疗方法:同太田痣
4.蒙古斑发病部位:主要表现于腰骶部、臀部
面积大小:几平方厘米到几十平方厘米不等
颜色:蓝色、青色、褐色斑片
出生时即有,主要发生在黄种儿童,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可以自愈,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长自然消退。
蒙古斑案例图:
治疗方法:同太田痣
5.色素痣色素痣是属于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行过程中由于偶然异常导致黑素细胞的局部集中。
分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乳头瘤样带蒂
交界痣:为直径几厘米到几毫米深浅不等的褐色、青色、黑色的斑点样色素沉着、平滑无毛,但也可高起、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混合痣:临床表现类似于交界痣但高起于皮肤
皮内痣:为直径几厘米到几毫米深浅不等、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头颈部多见、颜色为褐色、青色、黑色或皮肤色、直径小于1cm但表面有毛,呈半球形隆起,乳头瘤样带蒂损害。
依次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乳头瘤样带蒂损害案例图:
治疗方法:同太田痣,但需注意原则上我们治疗交界痣时使用调Q激光;而治疗混合痣和皮内痣使用CO2激光且需术前麻醉
6.炎症后色素沉着皮肤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后出现的色素沉着
形状:片状、点状
颜色:褐色、黑色、棕褐色
随年龄增大或时间推移,色斑变淡或消失
炎症后色素沉着案例图:
治疗方法:控制炎症是消除病因也是最关键的治疗
7.脂溢性角化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的一种斑点或斑片样的良性色素性疾病又称老年疣、老年斑
发病部位:任何部位,头面,躯干及上肢最常见
形状:斑点、斑片
颜色:褐色、黑色、黑褐色
发病年龄:5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与日晒季节有关,有的微微隆起于皮肤
随年龄增大,色斑颜色缓慢加重
脂溢性角化病案例图:
治疗方法:使用调Q激光基本能治愈;
而超脉冲CO2对高出皮肤的老年斑有突出效果
8.咖啡斑诊断标准:发生在任何部位,斑片样咖啡色,出生时或幼儿期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面积变大数量增加。
咖啡斑案例图:
9.斑痣诊断标准:发生在身体各处,躯干为多,一般不对称、斑片,数毫米大小、淡褐色斑片上散在褐色或黑褐色丘疹、出生时或幼年期,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稍隆起于皮肤。青春期发展较快,成年后不再扩大。
斑痣案例图:
治疗方法:使用单脉冲mj的设备和超脉冲CO2设备分别治疗该褐色斑片和其中的斑疹。
10.黄褐斑诊断标准:发生于双颊或额部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斑点或斑片样色素沉着,与性别有关,有一定的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有关,有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时间推移可能减淡或消失。
黄褐斑案例图:
11.黑变病诊断标准:发生在暴露部位,颜面部、颞部、颌部、胸、手背部斑点或斑片样褐色、蓝灰色,色斑周围有毛囊病变,女性多于男性,与季节日晒有关,有自愈倾向,但不明显,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脱离接触源或日晒色斑可能会减轻。
黑变病案例图:
治疗方案:
12.黑子诊断标准: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幼年发病,有的出生时即有,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数量增多,成年时稳定或逐渐减少。
黑子案例图:
治疗方法:
13.雀斑诊断标准:发生在日晒部位,黄褐色斑点样,5-10岁发病,与日晒和季节有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的增长色斑数量增多。
雀斑案例图:
治疗方法:
14.蓝痣诊断标准:分为普通蓝痣、细胞蓝痣。普通蓝痣:发于上肢和面部,斑点,1-8mm,灰蓝色,幼年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隆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颜色会加重,增大至8mm左右不再生长,终生不恶变。细胞蓝痣:发生在臀部、尾骶部,相对于普通蓝痣更大些,蓝色、蓝褐色,出生时即有,易恶变成黑色素瘤。
蓝痣案例图:
治疗方式:皮损直径小于1cm且多年无变化无须治疗,结节大于1cm者应考虑切除
15.纹身诊断标准:各种颜料刺入或因外伤进入皮肤内绘成不同的图像,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能消退。
纹身案例图:
治疗方法:
16.毛囊角化病诊断标准:好发于毛囊多的部位,常对称分布小丘疹,丘疹顶端覆以油腻性痂皮或糠状鳞屑。针尖或芝麻大小,初期为正常肤色,逐渐增大融合成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呈褐色、咖啡色或深褐色。发病于20-30岁,有遗传性,夏季加重,患者对热敏感。无自觉症状,但有些病变有自愈倾向。隆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病情可逐渐加重。
毛囊角化病案例图:
治疗方法:
17.汗孔角化病诊断标准:任何部位均可发病,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的边界清楚的斑片,大小不等,小的如绿豆大小,大的直径约4-6厘米甚至更大,皮损呈淡褐色或褐色,边缘颜色较暗。多见于男性,一般在幼年时发病,但也有到成年以后才发病。一般都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往往无自觉症状,很难自愈,隆起于皮肤。
汗孔角化病案例图:
治疗方式:超脉冲CO2激光、调Q激光、E光
18.Becker痣诊断标准:多发生于胸背、肩部,也可见于下肢及臀部,多为单侧。斑片样,在色素斑上有毛发增多,大小不等,多为单发。浅褐色、深褐色,多发生于10-30岁,男性患者,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自觉瘙痒。隆起于皮面,病变中央可轻度增厚,粗糙,病变表面毛发增多、增粗,随年龄增长,色素斑逐渐扩大,可在一到两年内缓慢增大,随后保持稳定。
Becker痣案例图:
治疗方式:超脉冲CO2激光、调Q激光
19.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诊断标准:发生在耳前和颈后。偶尔单侧发生。皮损表面可有糠秕样脱屑。毳毛区损害多累积毛囊使毳毛脱落,境界清楚的红斑(伴或不伴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其上散布多发淡色的毛囊性丘疹。红斑和色素沉着混合,多在青年人或中年男性中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有关。偶有瘙痒。隆起皮肤。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案例图:
治疗方法:口服异维A酸或调Q激光
文章能告诉你的,只是一部分,想要学习更多,联系小编吧:-
如此精彩,你怎敢错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