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之一,目前慢性便秘治疗除生活方式干预外,最常用的是使用通便药治疗,依据药物特点可分为以下7类。
容积性泻药
代表药物:欧车前、麦麸、车前草、甲基纤维素以及聚卡波非钙。
适应症:轻度便秘患者
注意: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适量水分,以防肠道机械性梗阻。粪便嵌塞、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慎用。该类泻药与华法林、地高辛、抗生素等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影响后者的吸收。
渗透性泻药
代表药物:乳果糖、聚乙二醇以及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
适应症: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便秘患者,乳果糖特别适用于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便秘患者。
注意:盐类泻药过量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硫酸镁可引起高镁血症等,因此建议老年人以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刺激性泻药
代表药物:沙可啶、蓖麻油、蒽醌类药物(如大黄、番泻叶及麻仁丸、木香理气片、苁蓉润肠口服液、当归龙荟片、酚酞等。
适应症:重度便秘患者短期使用。
注意:这类泻药虽起效快、效果好,但长期应用会影响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肠肌间神经丛损害,甚至导致大肠肌无力、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蒽醌类药物长期服用还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酚酞因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可能有致癌作用,已被撤出市场。刺激性泻药作用强而迅速,但因有前述不良反应,故目前不主张老年患者长期服用,仅建议短期或间断性服用。
润滑性药物
代表药物:甘油、液状石蜡、多库酯钠等,可以口服或制成灌肠剂
适应症:年老体弱及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费力的患者。采用润滑性药物制成的灌肠剂,10~50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特别适用于排便障碍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粪便干结、粪便嵌塞的老年患者应用,安全有效。
注意:液状石蜡可干扰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还有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口服。
促动力药
代表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伊托必利、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和普芦卡必利。
适应症: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最宜使用。
注意:促动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恶心和头痛等。国外有研究认为,普芦卡必利与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明显相关,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缺乏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安全性研究资料。
促分泌药
代表药物: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
适应症: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只用于18岁以上女性患者)
注意:鲁比前列酮-Amitiza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时只能用于18岁以上的成人女性,儿童及成年男性禁用。对本品过敏和机械性肠梗阻病史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利那洛肽禁用于6岁以下的患儿或已知或怀疑机械性胃肠道梗阻患者。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内微生态,促进肠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可作为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常规泻药联用可提高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药物治疗时应注意:
1、以生活方式调整(足够的水分及纤维素摄入、合理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为基础。
2、梯度用药,依次为容积性泻药或渗透性泻药、促分泌药、刺激性泻药。在此基础上,可视病情需要联合用药:慢传输型患者可加用促动力药物,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粪便干结、粪便嵌塞者加用或首用灌肠剂等。
3、对轻度和中度慢性便秘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及衰弱的老年患者,应慎用含镁、磷酸、钠、钾等的渗透性泻盐,宜选用温和、安全的乳果糖等泻药。
4、注意识别粪便嵌塞所致的假性腹泻,常发生于粪便嵌塞的老年虚弱患者,粪块长久嵌塞在直肠壶腹部,导致直肠壶腹部扩张、直肠括约肌松弛,粪块上部稀便自粪块周围间断或持续下泻。(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