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腰椎疾病患者向我咨询时,会说到腰椎滑脱问题,老百姓通俗地称为“错位”,这样的称呼更令人心惊肉跳。那么问题来了,腰椎都“错位”了,那是不是需要手术啊?今天咱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腰椎滑脱有多种可能性:先天发育、外伤、劳累等等。可以伴有峡部裂,峡部延长,也可没有(退变性)。
举重运动员%腰椎峡部裂,甚至滑脱,羽毛球和排球运动员发病率高达50%。说明这与运动强度、运动姿势有关。但运动员顽强顶住,照样可以拿成绩、夺冠军。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腰部负重过大,腰部过伸(扣球动作),加强腰背肌锻炼(蛙泳、小燕飞)。
年级大了,肌肉萎缩,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疼痛发作更为频繁、难受范围增大、甚至间歇跛行(走走停停)。
当出现持续腰背痛、腿痛、腿麻,且保守治疗6星期以上无效,或者腰椎滑脱迅速进展时需要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的要点: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恢复期注意姿势好、勤活动、加强背肌锻炼
劳累主要是指坐着(比如伏案工作、绘图、电脑、会计、开车、坐车、长途飞机、看电视、打牌、织毛衣等)、或者弯腰干活(例如干家务、电工、瓦工等)。平卧时腰椎负重受力为1.0,站直、走路时为1.5,前倾的坐位(看书、电脑)为2.5。如果提重物,负担会再大一些。
卧床休息:在腰椎滑脱疼痛加重的保守治疗中,卧床休息最为重要,一般占到疗效的70%。常见的误区是在床上、沙发上“窝着”看书、看电视--四肢在休息,腰部还是“弓着”,还在劳累。说是“休息”,其实腰部没有休息,实际上休息的是四肢。最好是硬床(硬板床、硬质席梦思、棕垫都可以),平卧、侧卧、趴着都可以。
卧床时不需要一动不动,“伸胳膊动腿”都可以——只要腰部不痛即可。如果症状不算严重,还可下地吃饭、上厕所。如果是糖尿病,则床上锻炼更为重要。
症状较轻的人,不一定严格卧床、不用上班。实际上,只要上班、工作中适当注意姿势、勤活动即可。
峡部裂是腰椎滑脱的早期,保守治疗方法如前。并不是没有举重运动员都做了手术,希望避免追求运动成绩,最终病情严重,而残留疾患(运动损伤,职业病)。
故综上所述,腰椎滑脱没那么可怕,“错位”并不是必须手术!
脖子一转就响隐藏疾病危害大不可不知你也是和奥运选手一样的洪荒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