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疾病病因

常见症状用药科普八便秘

中科医院曝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2.html
便秘   一、概述   持续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的情况      二、临床表现   根据便秘性质可分成5型:   1.意识性便秘    ·大便的次数和性状根据一般标准为正常,但患者感到便意未尽。   2.功能性便秘   ·吃得太精、不运动、精神因素、长途旅行   3.痉挛性病变   ·病因:结肠痉挛   ·便秘常伴有腹痛、胀气及肠鸣音增加或亢进   ·进食后症状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4.低张力性便秘   ·病因:身体弱,肠子没力量!   ·通常排出的是软便,但蹲便时间较长。   5.药物性便秘   ·镇痛药如吗啡能降低排便反射刺激的敏感性;   ·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能减低肠道平滑肌的张力;   ·抗酸药如铋制剂、氢氧化铝等的收敛作用均可引起便秘;   ·此外,含铁、铝、钙的制剂也可致便秘。   ·滥用泻药,引起肠道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对泻药的依赖性。      三、药物治疗非处方药1.乳果糖:在结肠中被消化道菌群转化成低分子量有机酸而起效;早餐时一次服用。2.比沙可啶: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一日1次、整片吞服。3.甘油栓:润滑并刺激肠壁。4.硫酸镁:容积性泻药。作用强烈,排出大量水样便。5.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结合水分子,引起水样腹泻。6.微生态制剂: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处方药1.酚酞:刺激性泻药,睡前服用。2.莫沙必利、普芦卡必利: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应找准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尽量少用或不用泻药。   2.口服缓泻药仅是临时的措施,一旦便秘缓解,就应停用;缓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d。   3.一般缓泻药可在睡前给药,外用药物甘油栓、开塞露,一般即时应用。   4.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5.对症下药:   ·对长期慢性便秘者(老年人、长期卧床)   ——可选用乳果糖。   ·对结肠低张力所致的便秘   ——于睡前服用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定/酚酞),以达次日清晨排便,或用甘油栓、开塞露。   ·对结肠痉挛所致的便秘   ——可用膨胀性或润滑性泻药,并增加食物中纤维的数量。(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6.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   ·乳果糖——糖尿病患者慎用,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比沙可啶——有较强刺激性,应避免吸入或与眼睛、皮肤黏膜接触,在服药时不得嚼碎。服药前后2h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剂或刺激性药。   ·硫酸镁——宜在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和防止脱水。   但在排便反射减弱引起腹胀时,应禁用硫酸镁导泻,以免突然增加肠内容物而不能引起排便。   7.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年老体弱多病的慢性便秘者——需长期规律应用泻药(乳果糖),最好不要间断,以维持正常排便,预防粪便嵌塞。对老年人应慎用硫酸镁。   ·妊娠期妇女——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仍不能解除便秘时,可用中等剂量乳果糖。如有需要刺激肠道蠕动时,尚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促胃肠动力药。   ·儿童——一般直肠给药,不宜应用缓泻药,因可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   8.长期用药:   □长期服用番泻叶、芦荟、大黄等含蒽醌类泻药   ——会发生结肠黑变病   (结肠镜下大肠黏膜色素沉着,呈蛇皮或豹斑样改变)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   ——可能引起泻剂性肠病,产生泻剂依赖。   (钡灌肠显示,结肠袋的形状消失、末端回肠和结肠扩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jbby/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