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疾病病因

传人解密珍藏百年流派瑰宝第二十七集

:海派朱氏妇科《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

组成、功效、主治

(点击可查看大图)

方解:

●方中当归、柏子仁养血润燥通便;

●肉苁蓉补肾润肠通便;

●地骷髅、枳壳宣肺化痰、消食导滞,行气通便;

●生地黄,生大黄滋阴养血兼有清热通便。(近年来朱老对地骷髅少用)

本方养阴血、润肠道,行气清热通腑。消补结合,力求通便不伤正,扶正不留瘀。

(地骷髅,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开花结实后的老根。晒干入药具有行气消积,化痰,解渴,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食积气滞,腹胀痞满,痢疾,咳嗽痰多,消渴,脚气,水肿。)

煎服法:

水煎2次,早晚饭后服

加减:

患者体虚症状较明显,可去大黄;若热象较重,可去肉苁蓉。若产后或术后不排气,可去生地滋腻。

●便难秘结,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仲景《伤寒论》有三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者,以通腑泻热为法;

●有用麻子仁丸治疗大便秘结者,以润燥泻热通腑为法;

●有用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治疗寒积内实证之便难、腹痛,以温散开结通便为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有济川煎治疗肾虚津亏肠燥之便秘,以温润通便为法;

温病学家吴鞠通有新加黄龙汤治疗温病气液两亏之便秘、增液汤增液养阴而通便。

杨悦娅医案初诊日期:年5月8日何某某,女,58岁,已婚。大便干结20余年。近年来便秘干结逾加严重,不服药则无肠蠕动,全无便意。平素易脘腹痞满,嗳气,纳谷不香,饥不欲食,口干思饮。近期思维难集中,记忆下降。夜寐尚可。察其舌质偏红苔少,脉细稍涩。外院肠镜提示:结肠粘膜黑变病。:“习惯性便秘”予以“果导片”“龙荟丸”“大黄片”“番泻叶”等治疗以助排便。多年依赖药物,而且药量逐年增加。至今药物加量也难维持正常排便,甚为痛苦。患者平素脘腹痞满,嗳气,此乃脾气不健,中枢不达,中焦气机不运所致;长年用龙荟丸、番泻叶,大黄片等通腑泻下寒伤中气,苦燥胃阴,故饥不欲食,食谷不香。脾气不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津液不能上承下达,则上有口干思饮,下有便秘难行。加之年近花甲,肝肾精血均有亏损,上不能充养脑髓使思维难集中,记忆下降;下也不能濡润肠腑,而致便秘干结更甚。舌质偏红苔少,脉细稍涩均为阴虚液亏之象。此乃脾气不运,胃阴不足,肝肾精血均有亏损所致。证属气阴两虚之便秘。:虚人通腑汤加减(七贴)生地20g、芦荟1g、桑椹子15g杞子10g、女贞子10g、天麦冬(各)15g山药15g、制首乌30g、玄参15g海藻15g、太子参12g、生黄芪12g杏仁10g、川朴5g、枳壳12g柏子仁30克嘱:少吃或不吃辛辣油煎伤阴之物。复诊再诊来诉,药后第三天晚即排便。后大便每日能1行,质软成形,无需再用大黄等泻下通腑之剂而排便通畅,纳可,但口仍干渴欲饮。治疗初见成效,肠腑得润,然口干未解,是阴液尚未能续继矣,守前法继进。上方玄参增至20克,女贞子增至15克,太子参增至15克,去芦荟。药继两周,大便已能日行,胃脘已舒,口和不渴。后每周1-2次服上煎药维持疗效,每日能正常排便,而且精神日见爽慧。按语:患者便秘已二十余年,逐年加重,长期服用通腑泻下药以助排便。经肠镜检查提示肠粘膜黑斑病变后,不敢轻用大黄制剂,而求诊中医。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此案便秘由脾气不运、胃阴不足、肝肾精亏而致,若不以滋养濡润以培本增液,则无水之舟又怎能通利畅行。故方以虚人通腑汤加减,并加大用药剂量。

●以生地、柏子仁、桑椹子、杞子、女贞子、天麦冬、制首乌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山药、太子参、生黄芪益气运脾转输津液;

●枳壳、川朴行气通腑;

●杏仁、玄参、海藻开肺气、润燥软坚。

首诊为下肠腑久积秽腐而加芦荟1克,(代之生大黄)以治标之举。

全方于益阴滋养增液合益气行气通便,兼顾开肺气通肠腑,具有滋肾水、润肠腑、运脾胃、转输津液等功效。

三剂应,七剂效,则去芦荟之苦寒,续剂以固。

——以上是朱老临证验方三则在临床上的运用

朱南孙教授弘扬祖业,光大家学,医人无数,恩泽广及,造福女科。科研,硕果累累,育人,桃李遍布。耄耋之年又担当主持上海市首席国医大师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工作室,为兴岐黄大业而壮心不已。

杨悦娅

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医文献杂志》主编。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科普专家库成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学术委员会专家,上海市药学会药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委会常委。中国药学会药史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医流派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文献研究与科研35年。是全国名老中医张云鹏传承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是国医大师朱朱南孙的门人弟子、学术传人。数十年广拜名师,博采众长,融汇各家,善于提炼感悟名医经验,活用于临证实践。衷中参西,崇尚经典,圆机活法,传承中医薪火,学术继承有创新。临证坚持“扶正祛邪、调节气机、鼓动生理机能”为主体的治疗原则。注重“脾肾为本,疏补结合”。能以较高的学术理论与医术特长解决临床内科、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取得较好疗效,赢得患者口碑。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及市、局级课题9项;主编、参编专著《杨悦娅临证心悟》《享受中医》《张云鹏论膏方与临床实践》《养肝病自除》等20余部。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称号。

传人解密

黑浦黄散传人解密

坎离既济方传人解密

何氏妇科-乌陈汤下期预告:蔡氏妇科-加味八珍汤

11.30周六编辑:流派小编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jbby/1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