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到肠道的问题如“便秘”“腹泻”怎么办呢?很多人就想到了药物!便秘就吃泻药,腹泻就吃止泻药,没错,效果很快就出现了,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效果的背后隐藏了更多的危害。研究发现,使用两种以上导泻药的门诊患者中,约有三成用了可能引起便秘的药物。这表明,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便秘。而止泻药杀死了病菌同时也杀死了肠道里的有益菌,扰乱了肠道环境,使得腹泻更加频繁。
乱用泻药,肠道过劳。不少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害怕便秘会让毒素在肠道堆积,引起脸上长斑,一便秘就赶紧用泻药。泻药虽然能缓解便秘,但如果长期用,可能损伤肠壁神经,减弱肠道功能。便秘患者的肠道没有力气蠕动,在药物的刺激下被动蠕动,超负荷工作,不是身体自身正常的功能,一旦停药,过劳的肠道会迅速停摆,反而加重便秘,还可能引起药物依赖。因此,建议便秘患者先了解便秘形成的原因然后再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改善,必要时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医生后再用药。
常吃含泻药成分的“排毒”保健品,肠道生病。一些保健品宣传能“排毒”,很多人认为它们没有副作用,就长期吃。其实,这些产品可能含大黄、番泻叶等导泻成分,长期用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此外,肠道可能在这些成分的刺激下被“染黑”,出现结肠黑变病,存在癌变风险。
补钙太多,肠道罢工。补钙如果贪多,也可能让肠道罢工。吃钙片等补钙的老人,肠道蠕动本身就较慢,钙进入人体后,可能与食物中的草酸等成分结合,形成难溶物质,加大排便负担。如果补钙时贪多,吃钙片频率过高,或补钙的同时吃柿子、菠菜等草酸含量较多的食物,肠道负荷过重,可能罢工,引起便秘。
此外,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胃药,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心血管病用药如果长期服用,也可能引起便秘。轻微便秘可通过适度运动和饮食改善,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在改变生活方式效果不佳时,长期用药且受便秘、腹泻困扰的患者,可与专业营养师及医生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尽量避免用药带来更大的困扰。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中国保健协会下属福建营养师培训办公室及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公众平台,也是一个致力于为广大微友提供正确的健康资讯,各类疾病的权威预防及治疗方案的信息的平台,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怎么分享给好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您喜欢这条信息。 ①点击右上角; ②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