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变病 > 治疗方法

常服泻药排毒减肥,小心结肠黑变病

消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肠镜检查时不时会发现有患者结肠黏膜呈虎皮花斑样、蛇皮样或网格颗粒样改变(见下图,上图为正常结肠黏膜),询问病史,大多数患者往往因便秘,或是为了所谓的清肠排毒而经常服用泻药或减肥茶。盲目地使用保健品及泻药有可能带来多种风险,其中之一就包括大多数人从未听说的“结肠黑变病(melanosiscoli,MC)”。近几年随着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黑变病的患者检出增多,并且发现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明显增加。

什么是MC?又是如何形成的?

  MC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谢性非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而便秘和长期口服泻药是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引起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便秘患者的粪便在肠道内积存时间长,肠道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可导致MC。而蒽醌类泻药是最常见的引起此病的药物。蒽醌类化合物不仅存在于导泻作用的大黄、番泻叶、麦冬等药物中,也存在于其他种草药物中,比如决明子、何首乌等。国外研究认为此类泻药可诱导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促进肿瘤坏死因子释放,从而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凋亡,被巨噬细胞吞噬,在结肠固有层沉积形成脂褐素,从而发生结肠黑变病。

  M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主诉有便秘、腹痛、腹胀、排便不适或仅在肠镜检查时才发现。诊断主要依据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组织检查。有研究显示MC患者中发现结肠腺瘤与结肠癌的机率高于非MC患者,所以有必要定期行肠镜检查。

结肠黑变病能逆转吗?需要怎样治疗?

  对于这个疾病大家既要重视,又不必过于紧张。MC是一种良性病,消除致病因素可逆转,但其短期内不能治愈。应及时停用相关蒽醌类泻药,对医院就诊,明确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便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体情况、便秘的原因及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尽量使用非蒽醌类泻剂通便,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缓解便秘。对于清肠最好的方法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粗纤维饮食,如必须使用蒽醌类泻药,应该短时间、间断服用。最后特别提醒年轻女性,减肥要科学,不可依赖“通便减肥”的药物。

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MC)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大于60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

病因

结肠黑变病无遗传性,常见于老年人,至今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偶见水肿性结肠狭窄。较多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正常,少数患者可有低钠、低钾、低钙。

2.肠镜检查

结肠黑变病的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皮状改变,可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可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息肉隆起,个别病例黏膜无明显着色,而于乙状结肠的息肉活检意外证实为MC。根据肠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将MC分为Ⅲ度:①Ⅰ度呈浅黑色,类似豹皮,黏膜血管纹理隐约可见,病变多较局限,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②Ⅱ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间有线条状的乳白色黏膜,多见于左半结肠或某一段结肠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与正常黏膜有明显分界。③Ⅲ度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间有细小乳白色线条状或斑点状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见,此种表现多见于全结肠型。从病变发生的部位来看,如病变局限则多见于近段结肠,严重时可累及全结肠。

诊断

主要根据肠镜下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黏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黑色素染色阳性,而铁染色阴性。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棕色肠道综合征相鉴别。此病主要见于脂肪泻的患者,本质是脂褐素沉积于肠道平滑肌细胞核周围,使结肠壁呈棕褐色,而结肠黏膜无色素沉着。结肠黑变病患者还应与出血性结肠炎及肠黏膜下片状出血鉴别,后两种病变多较局限,且病变黏膜呈紫红色或黏膜表面有血迹,而MC则是肠黏膜的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个别结肠癌患者同时有结肠黏膜色素沉着,如果患者无便秘和长期服泻药的病史,而结肠黏膜有色素沉着时,应高度警惕结肠癌。

治疗

对MC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多数学者认为,MC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肠道黏膜病变,随着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泻药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消化、分解,MC的色素沉着可减轻甚至消失。因此,建议多食蔬菜、水果及纤维丰富的饮食,以及多喝水、多锻炼,以减少便秘或排便困难,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停用或不用含有色素的泻药而改用油性的缓泻剂,必要时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微生态制剂等药物治疗缓解便秘,可减少MC的发病及逆转已经产生的病变。对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等一些可能引起黑变病的原因应给予治疗,如行直肠前突修补、内套固定术等。对于已经确诊为MC的患者,要定期随访肠镜,及时发现伴发的结肠息肉、腺瘤及结肠癌,早期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切或手术根除治疗。但对无服用泻药史而有本病者,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探讨。

还有什么关于消化方面的问题?长按下面的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ywih.com/zlff/1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