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对于“刺激性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观点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早在年,医院就发布过一篇叫做《长期服泻药当心结肠黑变病》?的文章,其中指出“近年发现,口服番泻叶、大黄或芦荟等提取物制成的泻药和二苯甲烷类泻药,也可导致MC(结肠黑变病)。”并且提到,结肠黑变病的患者有更高的几率患上“结肠息肉”,并且结肠息肉是一种“明确的癌前病变”。关于番泻叶不能长期使用这件事,按理说普及率应该非常高了,现在随手可搜的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当中都有对这类成分的说明:对于便秘患者的治疗,我国在版的《慢性便秘治疗指南》?中,也没有把刺激性泻药作为首选药物,而是说:“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可致结肠黑变病。”刺激性泻药也并不是只有番泻叶这一种,芦荟类成分、大黄都属于这一类。在年,芦荟也被FDA指出是“不再是普遍认为安全有效的通便成分”?。当然,刺激性泻药虽然有副作用,不是治疗便秘的首选药物,但并不是完全不可使用,毕竟在我国治疗指南中也只是提出“避免长期使用”。真正让我生气的是品牌方对于这些刺激性成分的副作用避而不谈的态度。在碧生源、绿森林芦荟胶囊的产品介绍当中,我看不到任何关于这些刺激性成分使用说明的提示,反倒是碧生源纤纤茶的详情说明当中提到“适合肠胃弱的朋友”,这种避重就轻、甚至是错误的介绍,都是在引导消费者无意识地消耗自己的健康:同样是这款纤纤茶,番泻叶名列成分表的第一位,却在产品详情的标识中故意将其弱化,放到了不显眼的位置:不仅如此,在公开的产品包装上提及的“出现腹泻,请立即停止食用”的说明,并没有在纤纤茶的产品详情的页面出现过:多说一句,这种减肥茶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排便让身体水分排出,造成减重的“假象”,对肥肉并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腹泻脱水。除了商家宣传上的问题,消费者本身也缺乏思考。其实像是“慢性便秘治疗指南”这样的专业文章,并不难找到,也有大量的医生、营养师写了更加通俗、参考性更强的科普内容,只要动动手就能找到。便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常人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的排便频率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太过紧张,也并不是便秘了就要吃药才能够解决。普通的便秘,可以通过吃大量的蔬菜来缓解,如果能够吃直接生食会更好。三餐结构不合理,特别喜欢吃肉、蛋、奶的人,除了多吃蔬菜,还可以多吃一些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麦麸和苹果来缓解。膳食纤维具有更好的吸水能力,能够让便便更加蓬松、利于排出。也可以将三餐当中的一两顿主食换成玉米、红薯这些膳食纤维更加丰富的粗粮,热量低还能增加饱腹感,有利于减肥。短期内的气候变化,比如秋冬季节环境干燥、饮水过少,也会造成便秘的困扰,就应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缓解。如果自己经常会忘了喝水,一些APP可以帮上忙,选择小容量的杯子,多站起来接水,顺便走动走动,对身体也比较好。▲可以帮助你喝水的APP前面提到在治疗层面,便秘也不应该首选刺激性泻药来解决。可以先选择麦麸、乳果糖类的药物,促进便便吸收水分变软来帮助排便。▲帮助缓解便秘的药物对于乳糖、果糖不耐受的同学,比较着急的可以试试喝牛奶或者吃香蕉。不过不建议吃不熟、青硬的香蕉,因为不熟的香蕉可能含有较多鞣酸,反而可能导致便秘。保健品的巨大商业利益,让很多品牌有了更大的钻空子的动力,并不仅仅是国内的品牌,很多国外品牌也会有这样的产品出现。无论是细致的法规,还是严格的执法,都比不上商家自己的良心。参考资料:
1.王佩佩,罗雯,禹铮,李明玮.《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3]
2.健康时报网《肠道日:我国有万人受慢性便秘折磨》年05月29日
3.丁香医生《坑你的钱还伤身!这种畅销减肥产品,千万别买》年01月17日
4.医院《长期服泻药当心结肠黑变病》年12月28日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版)》
6.《RulemakingHistoryforOTCLaxativeDrugProducts》附链接: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生姜能治白癜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