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就是黑色素沉淀的原因导致的非炎症性的肠道疾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结肠黑变病的内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光滑、完整,可见浅棕色、棕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皮状改变,可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可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息肉隆起,个别病例黏膜无明显着色,而于乙状结肠的息肉活检意外证实为MC。内镜中心近年来的门诊数据显示,女性多于男性,且多见于40岁左右,可能与这一年龄段女性追求减肥、“排毒、清肠”,大量服用某些所谓清肠通便药有关。
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如不及时处理,任其长期恶化,可能导致肠道增生息肉、腺瘤、结肠溃疡甚至癌变。
引起大肠黑变病的原因结肠黑变病无遗传性,至今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与蒽醌类泻药有关。有报告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国外为4个月,国内为个月,小于4个月者为23.0%。另一组材料显示,间断服药小于年的患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9.52%;间断服药超过年者为.25%,连续服药小于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77.78%;连续服药超过年者,发病率高达8.06%。
简单说蒽醌类药物就是泻药,药店里很常见,比如芦荟、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虎杖等药材中都有;常见的中成药如麻仁丸,香丹青,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绝大多数宣称无毒无害,养颜排毒的保健品,其实就是很便宜的泻药,统统以蒽醌类为主要成分。
另外也与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太长,肠道就会吸收细菌合成的色素颗粒有关,以及食物的滞留,带来蛋白分解产生的色素沉着;或者与金属元素及矿物质的摄入有关。结肠黑变病常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习惯性便秘患者;
一类是追求美容、减肥效果的女性,
他们中有九成是长期服用含有大黄、芦荟、番泻叶等成分的泻药或者减肥茶等减肥产品。
这些成分会刺激肠道黏膜内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沉着在肠道黏膜内,引起黏膜黑变。因此,泻药、减肥药、通便茶、排毒胶囊等,切忌滥服、久服。
其实宣称有排毒养颜功效的保健品,其实就是泻药,几乎都含有蒽醌类。
如何解决便秘便秘是有许多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种,
一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如肠肿瘤、炎症等引起的肠道狭窄或肛门部出口梗阻;
二是功能性便秘,也是最常见的,如结肠动力功能低下,肠蠕动功能减缓等。
其中,功能性便秘,经过合理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排便习惯的,(为什么排便总是很困难-便秘篇)但若有报警信号,如便秘腹泻交替、大便带血或附有粘液、便前腹痛等,则必须进行检查以排除结直肠癌器质性病变。
尽量避免自行服用含有通便作用的保健品及长时间依赖药物排便,许多刺激排便的单味中药,如芦荟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芦荟制剂含有朱砂(主要成分硫化汞),可导致汞中毒,在脑、肝、肾等器官累积起来,造成永久性损伤;芒硝、大黄均含有蒽醌、二蒽酮类及其衍生物,长期服用会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尽早养成好的排便习惯,勿自行滥用排便(减肥)药物。
赵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