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GBZ25-《尘肺病理诊断标准》、GBZ70-《尘肺病诊断标准》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GBZ60-《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
2.棉尘病:GBZ56-《棉尘病诊断标准》
3.哮喘:GBZ57-《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暂无明确诊断标准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GBZ/T-《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6.硬金属肺病:只有临床诊断:1、硬金属粉尘接触史;2、不能排除硬金属肺病的影像学异常;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GBZ20-《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2.光接触性皮炎GBZ21-《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3.电光性皮炎-《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
4.黑变病GBZ22-《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
5.痤疮GBZ55-《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
6.溃疡GBZ62-《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
7.化学性皮肤灼伤GBZ51-《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8.白斑GBZ-《职业性白斑的诊断》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GBZ54-《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
2.电光性眼炎GBZ9-《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GBZ35-《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45-《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GBZ49-《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2.铬鼻病GBZ12-《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
3.牙酸蚀病GBZ61-《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4.爆震聋GBZ/T-《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GBZ37-《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3-《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12-《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标准》
GBZ17-《职业性铬中毒的诊断标准》
5.铍病
GBZ67-《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63-《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47-《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81-《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
GBZ51-《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黄磷皮肤灼伤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83-《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12.砷化氢中毒
GBZ44-《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13.氯气中毒
GBZ65-《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
14.二氧化硫中毒
GBZ58-《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标准》
15.光气中毒
GBZ29-《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标准》
16.氨中毒
GBZ14-《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GBZ86-《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GBZ15-《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19.一氧化碳中毒
GBZ23-《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0.二硫化碳中毒
GBZ4-《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21.硫化氢中毒
GBZ31-《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GBZ11-《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
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GBZ66-《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GBZ5-《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GBZ-《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
25.四乙基铅中毒
GBZ36-《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
26.有机锡中毒
GBZ26-《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和GBZ76-《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27.羰基镍中毒
GBZ28-《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
28.苯中毒
GBZ6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
29.甲苯中毒
GBZ16-《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
30.二甲苯中毒
GBZ6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
31.正己烷中毒
GBZ84-《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32.汽油中毒
GBZ27-《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
33.一甲胺中毒
GBZ80-《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GBZ5-《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
GBZ66-《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
35.二氯乙烷中毒
GBZ39-《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
36.四氯化碳中毒
GBZ42-《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37.氯乙烯中毒
GBZ90-《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38.三氯乙烯中毒
GBZ-《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
GBZ38-《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39.氯丙烯中毒
GBZ6-《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
40.氯丁二烯中毒
GBZ32-《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GBZ30-《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GBZ69-《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45-《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
43.甲醇中毒
GBZ53-《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
44.酚中毒
GBZ91-《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
45.五氯酚(钠)中毒
GBZ34-《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
46.甲醛中毒
GBZ33-《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GBZ40-《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
48.丙烯酰胺中毒
GBZ50-《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GBZ85-《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
50.有机磷中毒
GBZ8-《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51.氨基甲酸酯类中毒
GBZ52-《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52.杀虫脒中毒
GBZ46-《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
53.溴甲烷中毒
GBZ10-《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
54.拟除虫菊酯类中毒
GBZ43-《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GBZ/T.8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
56.溴丙烷中毒
GBZ74-《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57.碘甲烷中毒
GBZ-《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
58.氯乙酸中毒
GBZ-《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
59.环氧乙烷中毒
GBZ-《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
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GBZ4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2.减压病BZ24-《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
3.高原病GBZ92-《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
4.航空病GBZ93-《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
5.手臂振动病GBZ7-《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暂无
7.冻伤目前暂无诊断标准,主要根据寒冷暴露史和局部表现进行诊断。仍处于冻结状态的患部皮肤冰冷,呈灰、白色或蜡样,触之发现硬物弹性。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GBZ-《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95-《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98-《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GBZ-《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GBZ-《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GBZ-《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GBZ-《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GBZ-《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Z-《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GBZ-《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放射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与处理原则》、GBZ-《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GBZ-《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与内容》、GBZ/T-《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GBZ/T-《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GBZ/T-《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GBZ/T-《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GBZ/T-《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GBZ/T-《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GBZ-《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GBZ99-《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GBZ-《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4.内照射放射病GBZ96-《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5.放射性皮肤疾病GBZ-《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GBZ97-《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
7.放射性骨损伤GBZ-《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GBZ-《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9.放射性性腺疾病GBZ-《职业性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GBZ-《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
10.放射复合伤暂无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八、职业性传染病GBZ-《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GBZ18-《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
1.炭疽WS-《炭疽诊断标准》
2.森林脑炎GBZ88-《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
3.布鲁氏菌病WS-《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5.莱姆病:暂无
九、职业性肿瘤GBZ94-《职业性肿瘤的诊断》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GBZ48-《金属烟热诊断标准》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GBZ8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
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暂无
白癜风怎样治疗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